阅读下面两位教师在教授《丑小鸭》一课时,对丑小鸭不幸遭遇这一问题的不同探讨,你觉得哪位教师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教学效果更好?试比较分析。
教师甲教学片断:
师:你觉得丑小鸭还有哪些不幸的遭遇?请你找出你感受最深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
生:“小动物们不理他”,这一处让我感受最深。
师:请你做一个“不理他”的动作。
生:动作示范。(跺脚、仰起头、双手叉腰,做不理状)
师:好!做得很像。(出示课件:丑小鸭低着脑袋,小鸟在一旁讥笑的情景)小鸟会怎么说丑小鸭,请你想象一下。
众生都讥笑起丑小鸭来,有的说:“丑小鸭你简直笨到家了。”有的说:“丑小鸭你长得真难看呀!瞧你那副丑样,越看越不顺眼!”有的说:“难看的丑小鸭,你走吧!离我们越远越好!”……
师:对,这就是“讥笑”!还有让你感受最深的一幕吗?
生:“大家都讨厌他,哥哥姐姐欺侮他,小伙伴们嘲笑他,连妈妈也不太喜欢他。”这一句让我感受最深。
教师让学生分别扮演鸭妈妈、哥哥、姐姐或找小伙伴的角色,来呈现当时他们欺侮、讥笑、嘲笑丑小鸭的那一幕。
这时老师配合学生的动作、语言相机点拨说:“这就是‘嘲笑’,这就是‘讥笑’,这就是‘欺侮’。”
师:在他人的欺侮、嘲笑、讥笑声中,丑小鸭坚强地活了下来,让我们感慨地对丑小鸭说:“丑小鸭,你真……”
教师乙教学片断:
师:(出示白天鹅图)这只天鹅与其他天鹅不一样,他有许多不幸的遭遇,请你默读课文后,结合课文回答。(众生读课文后,列举了丑小鸭的不幸遭遇)
师:听了丑小鸭的这些不幸遭遇,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生:(关切地说)丑小鸭,你现在还好吗?肚子还饿吗?
生:(同情地说)丑小鸭,如果我是一只天鹅,我会带你去找自己的妈妈,让你回到属于自己的家。
生:(鼓励地说)丑小鸭要是你生在自己的家就好了,但是你别着急,总有一天,你会拥有自己的快乐的。(教师再带领学生读文章,抓住重点句,感悟丑小鸭的不幸遭遇)
师:你读着读着,是否有了新的感受,此时,你想对丑小鸭说什么?
生:(同情地说)丑小鸭,你太可怜啦,如果我当时也在场,我一定会把你送到妈妈身边的。
生:(鼓励地说)丑小鸭,你别泄气,你现在丑,长大了会变成美丽的天鹅的。
生:(着急地说)丑小鸭,你快些长大吧!长大变成天鹅后,你的噩梦就结束了。
师:此时此刻,你又想对丑小鸭的哥哥姐姐们说些什么?
生:你们不应该欺负他,兄弟姐妹应该互相帮助。
生:你们不应该嘲笑他,他并不比你们丑,只是你们的眼光不对而已。
师:这样一只处处受欺侮、被嘲笑、被讥笑,如此不幸的丑小鸭,但他却坚强地活着,让我们轻轻地呼唤他的名字——
众生:丑小鸭。
师:当生命危在旦夕,仍不屈不挠地活着的丑小鸭,我们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
生:丑小鸭。
师:他战胜困难,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让我们大声地呼唤他的名字——丑小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