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答案要点]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分析,推论这些行为原因的过程。归因理论的指导原则和基本假设就是: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
韦纳认为,学生在对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进行归因时通常会归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这四种主要原因,并且学生的归因过程主要是按照控制源、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来进行。根据控制源纬度,可将原因分成内部的和外部的;根据稳定性纬度,可将原因分成稳定的和不稳定的;根据可控性纬度,可将原因分成可控的和不可控的。(能力是内部稳定不可控因素,努力是内部不稳定可控因素)
韦纳认为,每一纬度对动机都有重要的影响。控制源纬度与个体成败的情绪体验有关;稳定性纬度与个体对未来成败的期望有关;可控性纬度既与情绪体验有关,又与对未来的成败期望有关。一个总是失败并把失败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习得性无助是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抑郁状态。根据归因理论,学生将成败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努力而成功,体验到愉快;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到羞愧;努力而失败,也应收到鼓励。因此,教师在给予奖励时,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要联系学生学习进步与努力程度状况来看,强调内部、稳定和可控制的因素。在学生付出同样努力时,对能力低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奖励,对能力低而努力的人给以最高评价,对能力高而不努力的人则给以最低评价,以此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