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再别康桥》的教学实录片段,回答问题。师:同学们,我们来找一下,在这首诗里,作者都写了哪些景物?生:金柳、青荇、潭水、浮藻。师:还有吗?生:还有星辉!生:还有云彩!(大家笑)师:非常好,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作者是怎么描写这些景物的?谁能告诉我为什么不是翠柳,而是金柳呢?生:因为夕阳!师:非常好,那么哪位同学知道什么是青荇呢?想想我们以前有没有接触过?生:《关雎》里有提到过“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师:没错!荇菜是一种水生植物,大家看屏幕,这张就是青荇的图片(播放PPT中的图片)。那么潭水呢?生:潭水在做梦!(大家一起笑)师:什么样的梦呢?生:彩虹似的梦!师:嗯,很美的感觉,对不对?这个梦也是作者的梦,表达了一种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可望而不可即。星辉是什么样的呢?生:星辉斑斓!诗人想“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却不敢出声。师:没错,写得很美对不对?美中又带着点惆怅,带着点无奈,充满强烈却刻意压抑的情感。好,同学们,让我们带着情感再读一遍这首诗,体会这首诗的关!问题:该教师是以什么样的方法讲解这篇课文的?这样的方法好不好,你怎样评价?为什么?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该教师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诗歌中的描写对象,也就是诗歌中的意象进行逐一分析的方法来讲解这首诗歌的。教师引导学生去寻找诗歌中都写了什么,是怎样描写的,带领学生以具体意象为依托去体会作者的情感。 我认为这种讲解方法有助于学生建立起对诗歌的整体把握.因为写景抒情的诗歌,融情于景,以景为突破口,能够很好地把握和理解作者寄托的情感。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