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某公司拟在工业园区内新建屠宰加工厂,年屠宰牲畜50万头。工程建设内容主要有检疫检验中心,待宰棚、屠宰车间、加工车间、冷库、配送交易中心、供水及废水收集和排水系统、供电系统、办公设施等,总建筑面积1.3万m2,以及在园区外城市垃圾处理中心规划用地内配套建设堆肥处置场。工程生产用汽、用水由园区已建集中供热系统及供水系统供给,年生产300d,每天16h。
待宰棚、屠宰车间、加工车间等地面需经常进行冲洗。屠宰车间、加工车间产生的生产废水量约为900t/d,COD浓度为1600mg/L,氨氮浓度为70mg/L,BOD5810mg/L。工程拟采取的防污措施有:生产废水收集到调节池后排至园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生活污水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牲畜粪尿收集后运至园区外堆肥处置场处置;病死疫牲畜交有关专业部门处理;在屠宰车间设置异味气体的收集排放系统。
工业园区位于A市建成区的西南约3km(主导风向为NE),主导产业为机械加工、农副产品加工、日用化学品等。园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已投入运行,设计处理能力10万t/d,处理后达标排至工业园区外的河流。屠宰加工厂位于园区西南角,园区外西侧2km处有一个12户居民的村庄。
问答题 指出该工程的大气环境保护目标。
【正确答案】(1)园区外西侧2km处12户居民的村庄。 (2)工业园区内的企业,特别是农副产品加工业。 (3)A市建成区。
【答案解析】[解析] A市虽然处于主导风向上风向,但作为居民集中居住的城镇,还需考虑非主导风向的不利情况,A市(建成区,甚至还应包括其规划区)作为保护目标考虑是应该的。根据赋分要求,第(1)答案必须答上“园区外西侧2km处”。可见,即使是答案的要点,也须完整。
问答题 应从哪些方面分析该项目废水送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可行性?
【正确答案】(1)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处理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2)污水处理厂接受污水水质要求,即本项目污水排放的废水类型、水量、水质及预处理效果,能否满足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管要求。 (3)本项目污水送入污水处理厂的方式是否满足环保要求。
【答案解析】
问答题 指出哪些生产场所应采取地下水污染防范措施?
【正确答案】(1)待宰棚。 (2)屠宰车间。 (3)加工车间。 (4)污水收集系统或收集池、调节池。 (5)堆肥处置场。 (6)病死疫牲畜处置场。
【答案解析】
问答题 针对该工程堆肥处置场,应关注哪些主要的环保问题?
【正确答案】(1)猪粪尿及其恶臭污染问题。 (2)病源生物污染与传播问题。 (3)地下水污染防治问题。 (4)景观影响问题。 (5)堆肥作业过程中的噪声污染问题。 (6)猪粪尿运输过程中散(漏)落、事故产生的问题,如可能对地表水造成污染的问题。
【答案解析】
问答题 给出该工程异味气体排放主要来源。
【正确答案】待宰棚、屠宰车间异味气体收集排放系统,加工车间,堆肥场,污水收集池及调节池。
【答案解析】[解析] 这里所说的异味气体,也就是恶臭,所以本题也可以提问指出该工程恶臭气体产生的场所或环节。
问答题 除屠宰车间采取异味收集排放系统外,其他场地可采取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1)堆肥场所、污水收集与调查池应采取收集后集中处理措施,如采取吸附(收)法或高空排放法。 (2)待宰棚加强通风,及时处理猪粪便和尿液。
【答案解析】
问答题 指出堆肥场的主要污染物及应采取的环保措施。
【正确答案】(1)主要污染物有恶臭、尿液及猪粪的渗滤液。 (2)措施:设置集排系统、加强通风;地面进行防渗处理。
【答案解析】
问答题 指出本项目可能产生的主要固体废物。
【正确答案】病死猪、猪粪、废弃的猪下脚料(猪下水)、猪毛,还有检验检疫中心废弃的化学药剂、工作人员的办公与生活垃圾、生产废水调节池的污泥等。
【答案解析】
问答题 拟建的屠宰加工厂是否符合工业园区规划?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1)符合。 (2)工业园区主导产业为机械加工、农副产品加工、日用化学品等,本项目为屠宰加工厂,符合“农副产品加工”这一产业,且某些物料,还可以用于“日用化学品”。因此,拟建屠宰加工厂符合园区规划。
【答案解析】[解析] 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往往需要分析拟建项目是否符合产业政策及相关规划。工业类项目一般建设于工业园区,应分析是否符合工业园区规划及园区规划环评的要求。应予特别关注。
问答题 指出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特征污染物。
【正确答案】恶臭气体(或答硫化氢、氨、甲硫醇等恶臭气体的主要成分均可)。
【答案解析】[解析] 恶臭是此类项目特征污染物。但答“异味”不应得分(尽管题干中称的是“异味气体”,但答案应明确)。
问答题 根据题意,指出本项目的主要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类别。
【正确答案】(1)检疫检验中心的“三废”(废气、废水与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 (2)待宰棚的恶臭气体、噪声和固体废物。 (3)屠宰车间的恶臭气体、噪声、固体废物、废水。 (4)加工车间的废水、噪声、固体废物。 (5)冷库的固体废物、危险品冷冻液事故排放。 (6)废水收集和排水系统的恶臭气体、污泥、噪声。 (7)办公设施的垃圾。
【答案解析】[解析] 污染源识别是工程分析实质性内容,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人员必须充分掌握各类开发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内容。
问答题 指出论证本项目建设环境可行性的主要前提条件。
【正确答案】(1)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与产业政策的符合性。 (2)工业园区规划及规划环评要求的符合性。 (3)选址的环境合理性。 (4)环境影响的可接受性。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