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约翰为在某市工作的外籍人士,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其所在国与中国签订了税收协定。约翰已经在中国境内居住满5年,2017年是他在中国境内居住的第6年且居住满1年,12月取得收入如下:(1)从中国境内任职的外商投资企业取得工资收入20000元;从境外取得工资折合人民币13000元,不能提供在中国境外同时任职的证明。(2)当月按合理标准取得的境外出差补贴1800元。(3)从境内某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红利12000元。(4)当月从任职公司以实报实销形式取得住房补贴2000元。(5)在境内取得劳务报酬收入28000元,通过国家机关向贫困山区捐款9000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照下列序号计算回答问题,每问需计算合计数。
问答题 约翰当月工资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工资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20000+13000—4800)×25%—1005=6045(元)。
【答案解析】解析:由于约翰在境内居住满5年,而且2017年是第6年并在境内居住满1年,根据规定应属于居民纳税人,境内外所得要全额缴纳个人所得税。
问答题 约翰取得的境外出差补贴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境外出差补贴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0。
【答案解析】解析:外籍个人按合理标准取得的境内、境外出差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问答题 约翰取得的红利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红利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0。
【答案解析】解析:外籍个人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
问答题 约翰取得的住房补贴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住房补贴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0。
【答案解析】解析:外籍个人以非现金形式或实报实销形式取得的住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问答题 约翰取得的劳务报酬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捐赠扣除限额=28000×(1—20%)×30%=6720(元)<9000(元)。 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28000×(1—20%)—6720]×20%=3136(元)。
【答案解析】解析:个人通过国家机关向贫困山区的捐赠,不超过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