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题 XYZ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委派A和B注册会计师负责对ABC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BC公司)2016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ABC公司2016年财务报告于2017年3月25日获董事会批准,并于同日报送证券交易所。其他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ABC公司系电视机制造厂商,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ABC公司的客户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所得税税率为25%。ABC公司未经审计的财务资料显示(见下表):
项目 金额(万元)
资产总额 18000
股本 75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4000
法定盈余公积 1000
未分配利润 900
营业收入 15000
利润总额 300
净利润 100
    A和B注册会计师接受XYZ会计师事务所的委托,于2016年11月底对ABC公司进行预审,以便为编制ABC公司2016年度财务报表的审计计划提供依据。A和B注册会计师将ABC公司资产总额的1%作为2016年度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
    2017年3月5日至10日,A和B注册会计师在上年预审的基础上,对ABC公司2016年度财务报表的重要项目实施并完成了外勤审计工作,并以持有到期投资、投资性房地产等项目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业务为审计的重点领域。2017年3月15日,XYZ会计师事务所向ABC公司正式提交了审计报告。
    资料二:在对ABC公司审计过程中,A和B注册会计师注意到以下事项:
    (1)2016年1月5日,ABC公司向P公司销售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500万元,增值税额为85万元,至2016年9月30日尚未收到上述货款,ABC公司对此项债权已计提5万元坏账准备。2016年9月30日,P公司基于财务困难,提出以其生产的一批产品和一台设备抵偿上述债务。经双方协商,ABC公司同意P公司的偿债方案。用于抵偿债务的产品和设备的有关资料如下:P公司用于抵债的产品的成本为200万元。为该批产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300万元,增值税额为51万元。用于抵债的设备的公允价值为200万元,账面原价为434万元,至2016年9月30日的累计折旧为200万元。P公司清理设备过程中以银行存款支付清理费用2万元。ABC公司已于2016年10月收到P公司用于偿还债务的上述产品和设备。ABC公司收到的上述产品作为存货处理,收到的设备作为固定资产处理。ABC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借:库存商品                          317.4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51
        坏账准备                              5
        固定资产                          211.6
        贷:应收账款                        585
    (2)ABC公司2016年1月30日将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建筑物)转为本公司的行政管理部门办公使用。该建筑物2015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2000万元(成本19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100万元),2016年1月30日的公允价值为2100万元。转换日该建筑物的尚可使用年限为15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无残值。2016年1月30日,ABC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                      2 000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2 000
                        ——公允价值变动    100
    2016年底,ABC公司对该项建筑物计提了折旧,相应的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122.2
        贷:累计折旧    122.2
    (3)ABC公司采用实际成本对发出材料进行日常核算,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并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假定在本题核算时ABC公司和E公司均不考虑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税费。ABC公司用于生产新产品的可设备的账面原价为120万元,至2015年末,该设备已提折旧18万元,可收回金额均为86.4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4年。
    2016年4月30日,因停止生产新产品,ABC公司不再需要可设备,并决定将可设备与E公司的一批A材料进行交换,换入的A材料用于生产B产品。双方商定设备的公允价值为80万元,换入原材料的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60万元,增值税额为10.2万元,ABC公司收到补价9.8万元。ABC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清理              86.4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5.6
        累计折旧                    18
        贷:固定资产                  120
    借:原材料                                6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2
        银行存款                            9.8
        营业外支出                          8.2
        贷:固定资产清理                        88.2
    资料三:A和B注册会计师对ABC公司相关内部控制实施控制测试,注意到以下事项:
    (1)2016年下半年业务增长迅速,因库房容量有限,部分原材料只能堆放在生产车间外临时搭建、未设围栏的大棚里,但仍由在库房内办公的人员负责管理。仓库人员解释,因大棚位于生产车间的出入口旁,若加装围栏,将影响车间人员和运输工具的出入,但已在大棚四周悬挂了“仓库重地,闲人莫入”警示牌。
    (2)C注册会计师检查验收部门在2016年10月28日至10月31日期间所开具的验收单,注意到其起迄号为10089至10134,但C注册会计师在验收部门留存的验收单里未能发现10116号验收单。验收部门解释,该验收单因填写错误而作废,未予留存。C注册会计师在仓库、采购部门和会计部门也未找到该验收单。会计部门解释,因经常有废票导致缺号,因此,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并不检查验收单的顺序。
    (3)根据B公司成本核算办法,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按产品实用工时比例分配计入产品成本。2016年9月的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分配表中,用以计算当月产品实用工时的主要产品产量使用的是预算数,会计部门的复核人员未对此提出异议。
    (4)2016年10月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分配表的复核人员由原来的职员L变成了职员N。据介绍,职员L已于9月离职,而获授权接替相关复核工作的职员R又在10月和11月生病休假,因此,该分配表由虽未经授权但拥有丰富成本核算经验的职员N代为审核。
    (5)2016年9月末,会计部门根据经核对无误的地址,向10家应收账款余额最大的顾客寄送了对账单。D注册会计师检查了回函档案,发现只收到1封回函。经调查,回函所反映的应收账款差异系顾客已经在9月30日开出付款票据,但B公司的开户银行在10月5日才收到款项所致。
    (6)2016年9月末,仓库和会计部门明细账反映的H型电视机结存数均为350台,A公司自10月起未生产H型电视机。D注册会计师在仓库观察到400台H型电视机。据仓库人员解释,9月销售给W公司的100件H型电视机因该公司运输车辆调配原因只拉走50台,剩余50台被存于A公司库房的独立区域,并作简单标明。D注册会计师检查后未见异常。
    (7)2016年7月产成品盘点表与会计部门账簿所列的产成品数量相符,但与仓库的账簿所列产成品数量不符。原因是部分产品在7月末签发发货单并完成装运,于8月初开具销售发票,会计部门于8月确认相应主营业务收入和成本。在编制盘点表时,仓库将该部分产品数列在7月末的结存数中。D注册会计师在8月份的主营业务收入和成本明细账中查到了相应记录。
    (8)D注册会计师抽查了2016年7月至10月入账的30笔主营业务收入,其记账凭证均附有销售发票、发运单和销售单,但各月初入账的若干笔主营业务收入所附的销售发票日期虽均为入账当月,发运单日期却为上月最后几天。
    要求:
问答题   在资料一的基础上,如果不考虑审计重要性,针对资料二中事项(1)至事项(3),请分别回答A和B注册会计师是否需要提出审计处理建议?若需提出审计调整建议,请直接列示审计调整分录(审计调整分录均不考虑对ABC公司2013年度的税费、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期末结转损益及利润分配的影响)。
【正确答案】

①针对资料二事项(1),A和B注册会计师提出审计处理建议,原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29万元分摊到库存商品和固定资产的价值中,这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ABC公司进行以下审计调整:

借:营业外支出           29

   贷:存货——库存商品    17.4

       固定资产            11.6

解析:

ABC公司应作出正确的会计处理为:

借:库存商品                          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

   坏账准备                            5

   固定资产                          200

   营业外支出                         29

   贷:应收账款                         585

②针对资料二事项(2),A和B注册会计师提车审计处理建议,ABC公司2016年1月30日将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固定资产时,应以转换日(而不是上年末)陔项建筑物的公允价值作为固定资产(借方)的入账价值,应建议进行调整:

借:固定资产             1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

在此基础上,应建议ABC公司相应的调整2016年应对该建筑物计提的折旧。调整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2100÷15×11/12-122.2)     6.13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6.13

解析:

同时,作为贷方科目的“投资性房地产”应分别在“成本”与“公允价值变动”明细科目下分别记入1900万元与100万元。由于在编制财务报表时这两个明细科目均应合并到“投资性房地产”项目下,注册会计师可不建议ABC公司进行调整。

③针对资料二事项(3),A和B注册会计师提出审计处理建议,建议ABC公司作以下审计调整:

借:固定资产       9

   贷:营业外支出    8.2

       营业外收入    0.8

解析:

2016年12月31日,ABC公司应对K设备计提减值准备102-86.4=15.6万元,2016年1至4月,K设备应计提的折旧为86.4÷4×4/12=7.2万元,设备的账面价值=86.4-7.2=79.2万元,因此转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金额应为79.2万元。

正确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清理

     (86.4-86.4÷4×4/12)  79.2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02-86.4)  15.6

   累计折旧                 25.2

   贷:固定资产                120

借:原材料                             6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2

   银行存款                          9.8

   贷:固定资产清理                     79.2

       营业外收入                        0.8

【答案解析】

问答题   针对资料三第(1)至第(8)事项,请分别指出这些事项主要与哪一个或者哪几个财务报表项目的何种认定相关(财务报表项目仅限于应收账款、存货、应付账款和营业收入)。请将答案直接填入下列表格内(见下表)。
事项 财务报表项目 认定
(1)    
(2)    
(3)    
(4)    
(5)    
(6)    
(7)    
(8)    
【正确答案】

①针对资料二事项(1),A和B注册会计师提出审计处理建议,原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29万元分摊到库存商品和固定资产的价值中,这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ABC公司进行以下审计调整:

借:营业外支出           29

   贷:存货——库存商品    17.4

       固定资产            11.6

解析:

ABC公司应作出正确的会计处理为:

借:库存商品                          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

   坏账准备                            5

   固定资产                          200

   营业外支出                         29

   贷:应收账款                         585

②针对资料二事项(2),A和B注册会计师提车审计处理建议,ABC公司2016年1月30日将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固定资产时,应以转换日(而不是上年末)陔项建筑物的公允价值作为固定资产(借方)的入账价值,应建议进行调整:

借:固定资产             1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

在此基础上,应建议ABC公司相应的调整2016年应对该建筑物计提的折旧。调整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2100÷15×11/12-122.2)     6.13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6.13

解析:

同时,作为贷方科目的“投资性房地产”应分别在“成本”与“公允价值变动”明细科目下分别记入1900万元与100万元。由于在编制财务报表时这两个明细科目均应合并到“投资性房地产”项目下,注册会计师可不建议ABC公司进行调整。

③针对资料二事项(3),A和B注册会计师提出审计处理建议,建议ABC公司作以下审计调整:

借:固定资产       9

   贷:营业外支出    8.2

       营业外收入    0.8

解析:

2016年12月31日,ABC公司应对K设备计提减值准备102-86.4=15.6万元,2016年1至4月,K设备应计提的折旧为86.4÷4×4/12=7.2万元,设备的账面价值=86.4-7.2=79.2万元,因此转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金额应为79.2万元。

正确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清理

     (86.4-86.4÷4×4/12)  79.2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02-86.4)  15.6

   累计折旧                 25.2

   贷:固定资产                120

借:原材料                             6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2

   银行存款                          9.8

   贷:固定资产清理                     79.2

       营业外收入                        0.8

【答案解析】

问答题   针对资料三第(1)至第(8)事项,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请指出哪些事项表明相关内部控制存在并执行有效,并简要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①针对资料二事项(1),A和B注册会计师提出审计处理建议,原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29万元分摊到库存商品和固定资产的价值中,这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ABC公司进行以下审计调整:

借:营业外支出           29

   贷:存货——库存商品    17.4

       固定资产            11.6

解析:

ABC公司应作出正确的会计处理为:

借:库存商品                          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

   坏账准备                            5

   固定资产                          200

   营业外支出                         29

   贷:应收账款                         585

②针对资料二事项(2),A和B注册会计师提车审计处理建议,ABC公司2016年1月30日将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固定资产时,应以转换日(而不是上年末)陔项建筑物的公允价值作为固定资产(借方)的入账价值,应建议进行调整:

借:固定资产             1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

在此基础上,应建议ABC公司相应的调整2016年应对该建筑物计提的折旧。调整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2100÷15×11/12-122.2)     6.13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6.13

解析:

同时,作为贷方科目的“投资性房地产”应分别在“成本”与“公允价值变动”明细科目下分别记入1900万元与100万元。由于在编制财务报表时这两个明细科目均应合并到“投资性房地产”项目下,注册会计师可不建议ABC公司进行调整。

③针对资料二事项(3),A和B注册会计师提出审计处理建议,建议ABC公司作以下审计调整:

借:固定资产       9

   贷:营业外支出    8.2

       营业外收入    0.8

解析:

2016年12月31日,ABC公司应对K设备计提减值准备102-86.4=15.6万元,2016年1至4月,K设备应计提的折旧为86.4÷4×4/12=7.2万元,设备的账面价值=86.4-7.2=79.2万元,因此转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金额应为79.2万元。

正确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清理

     (86.4-86.4÷4×4/12)  79.2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02-86.4)  15.6

   累计折旧                 25.2

   贷:固定资产                120

借:原材料                             6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2

   银行存款                          9.8

   贷:固定资产清理                     79.2

       营业外收入                        0.8

【答案解析】

问答题   针对资料三,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请分别判断与营业收入的发生认定和完整性认定相关的内部控制程序是否有效。请说明所做判断是以资料三第(1)至第(8)事项中的哪一个或者哪几个事项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分别确定针对营业收入的发生认定和完整性认定的内部控制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请将答案直接填入下列表格内(见下表)。
  营业收入
发生认定 完整性认定
相关内部控制有效/无效    
判断所依据事项的编号    
相关内部控制的重大错报
风险水平(高/中/低)
   
【正确答案】

①针对资料二事项(1),A和B注册会计师提出审计处理建议,原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29万元分摊到库存商品和固定资产的价值中,这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ABC公司进行以下审计调整:

借:营业外支出           29

   贷:存货——库存商品    17.4

       固定资产            11.6

解析:

ABC公司应作出正确的会计处理为:

借:库存商品                          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

   坏账准备                            5

   固定资产                          200

   营业外支出                         29

   贷:应收账款                         585

②针对资料二事项(2),A和B注册会计师提车审计处理建议,ABC公司2016年1月30日将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固定资产时,应以转换日(而不是上年末)陔项建筑物的公允价值作为固定资产(借方)的入账价值,应建议进行调整:

借:固定资产             1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

在此基础上,应建议ABC公司相应的调整2016年应对该建筑物计提的折旧。调整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2100÷15×11/12-122.2)     6.13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6.13

解析:

同时,作为贷方科目的“投资性房地产”应分别在“成本”与“公允价值变动”明细科目下分别记入1900万元与100万元。由于在编制财务报表时这两个明细科目均应合并到“投资性房地产”项目下,注册会计师可不建议ABC公司进行调整。

③针对资料二事项(3),A和B注册会计师提出审计处理建议,建议ABC公司作以下审计调整:

借:固定资产       9

   贷:营业外支出    8.2

       营业外收入    0.8

解析:

2016年12月31日,ABC公司应对K设备计提减值准备102-86.4=15.6万元,2016年1至4月,K设备应计提的折旧为86.4÷4×4/12=7.2万元,设备的账面价值=86.4-7.2=79.2万元,因此转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金额应为79.2万元。

正确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清理

     (86.4-86.4÷4×4/12)  79.2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02-86.4)  15.6

   累计折旧                 25.2

   贷:固定资产                120

借:原材料                             6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2

   银行存款                          9.8

   贷:固定资产清理                     79.2

       营业外收入                        0.8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