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设一种商品的供给与需求曲线都是直线。函数分别为:Q D =a一bP和Q S =c+dP。假如就该商品对厂商或销售方征收从量税,单位商品税收为t。请回答如下问题: (1)计算其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2)计算供求双方各自负担的税收是多少.并利用经济学原理解释税收为什么被转嫁,又为什么没有全部转嫁; (3)计算双方各自负担的税收份额和供求弹性之间的关系,并利用经济学原理进行解释; (4)用曲线说明征税以后的均衡价格和数量的变化,并比较供求双方的税收份额。(武汉大学2004研)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在没有征税时,供求函数分别为: Q D =a一bP Q S =c+dP 联合解得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为: 设对厂商征收从量税,新的均衡价格为P',则新的供给曲线为: Q' S =c+d(P'一t) 又需求曲线仍为 Q' D =a一bP' 联合,解得:Q * = 所以征税以后价格变动为: (2)消费者承受的税收负担为: T=P * —P * = 生产者承受的税收负担为: T S =t一T C = 税收负担能够被转嫁,是因为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存在弹性,而不能完全转嫁是因为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并不等于零,即b≠0,d≠0,当b=0,即需求曲线完全无弹性时,T S =0,T C =t,税负全部转嫁给消费者;当d=0,即供给曲线完全无弹性时,T S =t,T C =0,税负全部转嫁给生产者。 (3)在征税前的均衡点时,需求弹性为: 因此,消费者和厂商的税收份额和供求弹性之间的关系分别为: 其经济学含义为:①需求弹性越大,供给弹性越小,消费者负担的税收份额越小,生产者负担的税收份额越大。②供给弹性越大,需求弹性越小,消费者负担的份额越大,生产者负担的份额越小。 其原因在于:当某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时,说明当某种商品由于政府征税而价格变动时,其需求量的变动幅度大于供给量的变动幅度。在这种情况下,税负转嫁给消费者较困难,会更多地向后转嫁或不能转嫁,税负会更多地由生产要素提供者或生产者自己承担。反之,当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时,说明当某种商品由于政府征税而引起价格变动时,其需求量的变动幅度小于供给量的变动幅度。在这种情况下,税负会更多地由消费者(购买者)承担。 (4)如图2.14所示,在未征税前,市场均衡价格为P * ,均衡数量为Q * 。在对每单位产品征收t的税收后,市场供给曲线从S向左移动到S',市场均衡价格为P' * (即消费者支付的价格),均衡数量为Q * 。此时消费者承担的税负为T C ,厂商承担的税负为T S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