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解析】[解题方法]
1.确定建筑控制线(图1-4-6b)
根据题目退界要求,距离基地城市干道30m、其他道路9m作辅助线,将辅助线连接起来,即为建筑控制线。

2.确定拟建传染病房楼位置
(1)为保证拟建传染病房楼有直接对外出入口,且拟建住院楼有最大的可建范围。应该将拟建传染病房楼放置在紧邻城市道路且位于建筑控制线范围以内的地方。
(2)因为传染病房楼应该放置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且距离基地内水源距离≥60m,则可以确定拟建传染病房楼应位于基地西北角紧邻建筑控制线处,如图1-4-6(c)所示,此时,传染病房楼与地下水源的间距为85m,大于题目要求的60m,满足要求。
3.确定拟建住院楼的保护间距(图1-4-6d)
(1)确定退让地下水源的保护间距。根据题目要求可知,拟建住院楼与地下水源的卫生间距应≥30m。所以以水源为圆心,30m为半径作1/4圆弧,与建筑控制线相交。
(2)确定距离拟建传染病房楼的保护间距。根据题目要求可知,拟建传染病房楼与其他建筑物的间距应该≥30m。距离传染病楼东、南两侧外墙30m作辅助线(注意传染病房楼东南转角部分应该绘制成以30m为半径的1/4圆弧线)。
4.确定拟建住院楼与周边建筑的防火间距
(1)与已建门诊楼的防火间距。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1995)(2005年版)可知,高层建筑与多层民用建筑间的防火间距应该为9m,所以拟建住院耧与已建门诊楼的防火间距应该为9m。

距离已建门诊楼东侧、北侧外墙9m分别作辅助线,与建筑控制线相交(注意门诊楼东北转角部分应该绘制成以9m为半径的1/4圆弧线),如图1-4-6(e)所示。
(2)与传染病房楼的防火间距。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1995)(2005年版)可知,拟建传染病房楼与拟建住院楼的防火间距应该为9m。因为两建筑之间的30m卫生间距大于9m防火间距,因此应以30m卫生间距作为拟建住院楼和拟建传染病房楼之间的可建控制间距。
5.确定拟建住院楼与周边建筑的日照间距(图1-4-6f)
(1)与已建门诊楼的日照间距。根据当地El照间距系数计算可知:
D(拟建住院楼与已建门诊楼的日照间距)=H×L=20m×1.5=30m
距离已建门诊楼北侧外墙30m作辅助线,与建筑控制线和门诊楼东侧山墙外沿线相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