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甲公司为境内上市公司,2×17年,甲公司发生的企业合并及相关交易或事项如下:(1)2×17年2月20日,甲公司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了以定向增发普通股股票,并辅以支付银行存款作为支付对价,购买乙公司80%股权的议案。2×17年3月10日,甲公司、乙公司及其控股股东丙公司各自内部决策机构批准了该项交易方案。2×17年6月18日,证券监管机构核准了甲公司以换股方式购买乙公司80%股权的方案。2×17年6月30日,甲公司向丙公司发行5800万股普通股,并支付银行存款600万元,取得乙公司80%股权,有关股份登记和股东变更手续当日完成;同日,甲公司、乙公司的董事会进行了改选,丙公司开始控制甲公司,甲公司开始控制乙公司。甲公司、乙公司普通股每股面值均为1元,2×17年6月30日,甲公司普通股的公允价值为每股3元,乙公司普通股的公允价值为每股9元。2×17年7月16日,甲公司支付为实施上述换股合并而发生的会计师、律师、评估师等费用300万元,支付财务顾问费1100万元。(2)甲公司、乙公司资产、负债等情况如下:2×17年6月30日,甲公司账面资产总额172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账面价值4.500万元,无形资产账面价值1500万元;账面负债总额9000万元;账面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合计8200万元,其中股本5000万元(每股面值1元),资本公积1200万元,盈余公积600万元,未分配利润1400万元。2×17年6月30日,甲公司除一项无形资产外,其他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该无形资产为一项商标权,账面价值1000万元,公允价值3000万元,按直线法摊销,预计尚可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2×17年6月30日,乙公司账面资产总额344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账面价值8000万元,无形资产账面价值3500万元;账面负债总额13400万元;账面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合计21000万元,其中,股本2500万元(每股面值1元),资本公积500万元,盈余公积1800万元,未分配利润16200万元。2×17年6月30日,乙公司除一项固定资产外,其他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该固定资产为一栋办公楼,账面价值3500万元,公允价值6000万元,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尚可使用2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3)2×16年乙公司实现合并净利润1500万元,2×17年甲公司和乙公司形成的主体实现合并净利润为3200万元。假定自2×16年1月1日至2×17年6月30日,乙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未发生变化。其他有关资料如下:合并前,丙公司、丁公司分别持有乙公司80%和20%股权,甲公司与乙公司、丙公司、丁公司不存在任何关联方联系;合并后,甲公司与乙公司不存在任何内部交易。甲公司和乙公司均按照年度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不计提任意盈余公积。企业合并后,甲公司和乙公司没有向股东分配利润。甲公司和乙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均为25%。甲公司以换股方式购买乙公司80%股权的交易适用特殊税务处理规定,即收购企业、被收购企业的原有各项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保持不变,甲公司和乙公司合并前的各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和与其计税基础相同,不存在其他未确认暂时性差异所得税影响的事项。甲公司和乙公司预计未来年度均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除所得税外,不考虑增值税及其他相关税费,不考虑其他因素。要求:
问答题 根据资料(1)、资料(2)及其他有关资料,判断该项企业合并的类型及会计上的购买方和被购买方,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合并类型:反向购买。理由:2×17年6月30日,甲公司向丙公司发行5800万股普通股以及支付600万元银行存款,取得乙公司80%股权,有关股份登记和股东变更手续当日完成;同日,甲公司、乙公司的董事会进行了改选,丙公司开始控制甲公司,甲公司开始控制乙公司,构成反向购买。 会计上的购买方:乙公司;被购买方:甲公司。理由:从法律形式上看,甲公司取得乙公司80%的股权投资;从经济实质上看,丙公司取得了对甲公司的控制权,即丙公司持有甲公司的股权比例=(5800+600/3)/(5800+5000)=55.56%。将丙公司与乙公司视为一个合并主体,乙公司取得对甲公司的间接控制权,因此甲公司是被购买方,乙公司是购买方。
【答案解析】
问答题 根据资料(1)、资料(2)及其他有关资料,确定该项企业合并的购买日(或合并日),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购买日:2×17年6月30日。理由:2×17年6月30日,甲公司向丙公司发行5800万股普通股,并支付银行存款600万元,取得乙公司80%股权,有关股份登记和股东变更手续当日完成;同日,甲公司、乙公司的董事会进行了改选。实质上购买方取得了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
【答案解析】
问答题 根据资料(1)、资料(2)及其他有关资料,计算甲公司取得乙公司80%股权投资的成本,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甲公司取得乙公司80%股权投资的成本=5800×3+600=18000(万元)。相关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18000 贷:股本 58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1600 银行存款 600 借:管理费用 (300+1100)1400 贷:银行存款 1400
【答案解析】
问答题 根据资料(1)、资料(2)及其他有关资料,计算该项企业合并的合并成本和商誉(如有)。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甲公司在该项企业合并中为取得乙公司80%的股权而向乙公司的原股东丙公司增发了5800万股普通股,支付银行存款600万元折合的股份数=600/3=200(万股)。企业合并后,丙公司持有甲公司的股份数(包括支付银行存款折合的股份)占甲公司的实际股份数(不包括支付银行存款折合的股份)的比例=(5800+200)/(5000+5800)=55.56%;假定乙公司发行本公司普通股对甲公司进行企业合并,在合并后主体享有同样的股权比例,乙公司应当发行的普通股股数=2500×80%/55.56%-2500=1099.71(万股)。 企业合并成本=1099.71×9=9897.39(万元)。 企业合并商誉=9897.39-(8200+2000×75%)=197.39(万元)。
【答案解析】
问答题 根据资料(1)、资料(2)及其他有关资料,计算甲公司购买日(或合并日)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的列报金额。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固定资产的列报金额=4500+8000=12500(万元)。 无形资产的列报金额=1500+(3000-1000)+3500=7000(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列报金额=0。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列报金额=(3000-1000)×25%=500(万元)。 盈余公积的列报金额=600+1800×80%-600=1440(万元)。 未分配利润的列报金额=1400+16200×80%-1400=12960(万元)。
【答案解析】
问答题 根据资料(3),计算甲公司2×17年基本每股收益以及比较报表中2×16年基本每股收益。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在该项企业合并中,如果包含支付银行存款折合的股份数,甲公司向乙公司的原股东丙公司共增发了6000万股普通股。因此甲公司 2×17年基本每股收益=3200/(6000×6/12+10800×6/12)=0.38(元)。 提供比较报表的情况下,甲公司2×16年的基本每股收益=1500/6000=0.25(元)。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