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社会运行的协调性,就是社会多种要素、社会各部分之间的相互配合状况。社会运行的协调性包括三个方面: (1)结构性协调 结构是要素的内在联系形式或方式。结构的协调,是指社会要素的联系具有较高的有序性、合理的比例与排列和严密的组织性。社会结构是社会运行的基础,它对社会运行状态起着根本性制约作用。社会良性运行必须建立在结构协调的基础上。如果结构不协调,那么,无论怎样从功能上调整,都无法使社会呈现出良性运行状态。同样道理,中性运行,是以社会结构的部分协调为前提的。而社会恶性运行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结构的基本失调—社会要素的有序性被破坏、各方面比例严重不合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部分功能是协调的,也无法摆脱恶性运行的状态。 (2)功能性协调 功能性协调,是指社会系统在活动和作用上相互配合与相互促进。反之,如果配合不上,甚至相互“促退”、抵消,则是功能的失调。由于结构状态的不同,功能上的协调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结构协调基础上的功能协调,这时,功能上的协调有牢固、可靠的基础,是一种比较稳定和持久的协调;另一种是结构不协调,但是由于人们主观上的努力,在结构发挥的作用上做了尽可能的调整,这时,功能上也可能实现暂时的协调。 (3)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协调 结构的协调与功能的协调是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的,这就是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协调。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协调程度也是衡量社会运行与发展的重要条件。 ①一般说来,结构决定功能。当结构处于协调状态时,功能的协调也比较容易实现; ②功能的协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结构的协调,最终有利于社会的良性运行; ③结构与功能在变化上的相互配合,也会对社会运行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功能的变化是结构变化的前提,社会总是因功能上的变化而最终导致了结构上的变化;另一方面,结构一旦发生变化,就要求有新的功能迅速与之配合,否则,社会良性运行也难以实现。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