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1)利率市场化指国家不直接制定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和市场融资利率,而是基于市场供求力量决定,并进行间接调控的变革过程。在实现了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借贷双方将根据市场信息自主决定借贷利率,形成的市场利率能灵敏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国家只是根据货币政策目标和市场资金供求状况,通过调整中央银行控制的利率,并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市场资金供求状况来调节金融机构利率和市场利率,并且力求形成灵活有效的传导机制。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货币市场利率为市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形成机制。具体就是,将金融产品的定价权交给金融市场交易主体,存贷款利率由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自主决定,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市场利率,间接影响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利率水平。
(2)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存款利率的上限和贷款利率的下限的放开,将引起非常大的震动,对此,金融管理当局必须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依然实行管制是因为以下原因:
第一,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比重仍然较大,金融监督机制虽然有一定改进,但仍有待进一步完善。此时利率市场化推进速度过快,可能会导致银行间的恶性竞争,产生金融风险。
第二,我国银行资金主要流向了国有企业,因此国有企业运营效率的提高与否,将成为利率市场化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在国有企业效率不高的前提下推行利率市场化也不是不可以,但条件是资金将改变流向,更多的资金将流向效率高的民营企业。
第三,利率市场化是汇率市场化的前提。利率市场的开放应与汇率市场化、资本项目的开放联系起来进行考虑,并有整体安排。
第四,金融市场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应扩大票据承兑贴现业务,培育和发展包括商业票据在内的票据市场;完善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市场运作机制。
第五,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不发达,如金融期货市场等套期保值市场。因为利率市场化之后,需要金融期货市场来规避和分散利率风险。这是利率市场化顺利推进的一个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