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节语文课上,老师正在带领学生学习课文,该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说,冬天下雪了,大雪将整个原野都覆盖起来。清晨,很多动物都出来了,纷纷用自己的足或爪子在雪地上画出了美丽的图画。老师在完成教学任务以后,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青蛙和蛇没有出来?不一会,有一个同学站起来回答说:因为青蛙和蛇没有毛衣,怕冷,所以没出来。老师听了不高兴,用严厉的口吻说:不知道就不要乱说。
让这个学生坐下后,又问全班同学,谁知道?这时候,教师里安静极了,在也没有人回答。看到这种情形,老师说,我告诉你们,青蛙和蛇是冷血动物,冬天需要冬眠,所以不能出来。______
问题:试运用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必然联系的理论来评价这位老师教学的得失?
(同时注意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的材料题))
(1)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必然联系;
①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
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师有效地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
③防止忽视学生积极性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偏心
(2)教师教学的得失
①这位老师不是以单纯地传授知识为目的,早完成教学任务后,向学生提出了“青蛙和蛇”的问题,这值得肯定。老师善于引申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思考,这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
②老师的态度和批评打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老师的批评不仅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使整个课堂的氛围也被破坏了,师生关系变得紧张起来。
③老师认为自己高学生一等,自己有支配和指使学生的权利。严斥回答错误的学生,在全部学生都不敢发表意见时,讲出了所谓正确的答案。以成人的标准否定了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展的答案。
④老师在评价学生时,不应该仅仅用成人的思维方式判断,对学生幼稚的回答,应基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生的答案,应积极引导而非马上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