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正确答案】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古典学派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崭新的、完整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它的基本内容如下: (1)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商品具有二因素,即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从一方面看,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人们用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的劳动生产出不同的商品,这种劳动目的、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制作方法、劳动成果各不相同的劳动,就是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它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具体劳动过程就是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物质使之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从另一方面看,生产商品的劳动,不管具体形式怎样千差万别,都是人类体力和脑力的消耗。在商品生产中,这种抽掉了各种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意义上的人类劳动,就称之为抽象劳动。所谓商品价值是人类劳动的凝结,指的就是这种抽象劳动。生产商品所消耗的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抽象劳动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所特有的。在自然经济社会和在未来的产品经济社会中,人们的劳动产品不用来交换,因此他们的劳动就只表现为具体劳动。 (2)活劳动创造价值。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学说表明,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凝结到商品中形成商品的新价值。可见,经过生产过程生产出的商品,其价值构成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商品生产过程中耗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它是过去的劳动即物化劳动所形成的价值转移到商品中来的;二是商品生产过程中活劳动新创造的价值。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就是揭示了包含在商品中的新价值是劳动者的活劳动所创造,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活劳动是指劳动者在商品生产过程中脑力和体力的消耗,即新加入到劳动对象中的抽象劳动。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只有加进了人的活劳动,才能使生产资料改变成为适合人们需要的新的使用价值。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属于物化劳动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只能借助于活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其价值量是不会发生变化的。一切生产资料的价值,只能转移,自身不可能发生增殖。而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凝结在新产品中的活劳动则创造出新的价值。 (3)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各种商品的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都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因而各种商品的价值只有量的区别。既然商品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因此商品价值的量就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量决定的。衡量劳动量的单位是劳动时间,所以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但是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某个商品生产者所消耗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价值论彻底解决了古典学派所没有或不能解决的诸如价值实体、价值的本质和价值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为他们的全部经济学说提供了理解的枢纽点。同时解决了古典学派由于混同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区别而遇到的无法解决的难题,从历史和逻辑上阐明了从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化,科学地说明了价值规律和平均利润率之间的矛盾。总之,劳动价值论的建立为剩余价值论和全部政治经济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