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在学习了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后,王老师出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测量一个啤酒瓶的容积?看谁的计算方法多。结果只有寥寥几个学生举手回答,而且仅仅使用了一种方法。王老师认真地进行反思,认为上述情况可能是学生没有亲身体验造成的,学生仅仅把这个问题当成一道习题来解答。怎样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情感而有所创造呢?王老师要求学生带来啤酒瓶,准备好水,让学生先独立研究,再进行小组合作。学生们兴趣盎然,除了几种常规的方法外,还创造性地探索出其他方法。
    同学甲:把啤酒瓶装满水后,再把水倒进量杯就可以测量出来了。
    同学乙:先在啤酒瓶中装满半瓶水,测量啤酒瓶的底面直径与水的高度后,计算出水的体积,然后把瓶口堵上,将啤酒瓶倒过来,计算啤酒瓶中空气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加上水的体积就是这个啤酒瓶的容积。
    问题:
问答题   上述材料中,教师采取了哪些教学方法?
【正确答案】

材料中,教师采取了如下两种教学方法。

①实验法。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的特性,探求其发展和变化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科学精神的方法。材料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使用啤酒瓶和水,进行观察、测量和分析,从而获得求容积的方法,体现了实验法。

②发现法。发现法是指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讨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材料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研究、主动进行探索,体现了发现法。

【答案解析】

问答题   结合材料,谈谈教师在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中起的作用及如何发挥这种作用。
【正确答案】

在上述材料中,教师在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中起促进作用。该教师在认真反思之后转变了教学思路,从“教会学生知识”向“教会学生学习”转变,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教学行为也应产生相应的变化。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教师要尊重、赞赏学生;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教师要帮助、引导学生;在对待自我上,教师要多进行反思。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启发诱导的环境,提供材料、线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去探索、发现知识。教师应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从“以教育者为中心”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转变。同时,教师也要掌握科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