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表2 1950—1980年部分国家刚产量变化表(单位:万吨)
年份 | 中国 | 美国 | 苏联 | 日本 |
1950 | 61 | 8757 | 2733 | 484 |
1955 | 285 | 10617 | 4527 | 941 |
1965 | 1223 | 11926 | 9102 | 4116 |
1075 | 2390 | 10582 | 14134 | 10231 |
1980 | 3712 | 10080 | 14800 | 11141 |
——摘编自《1949~1984中国工业的发展统计资料》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钢产量迅速增长,1983年达到4002万吨,1986年达到5205万吨,至2002年达到18224.89万吨,钢产量已连续7年保持世界第一。2002年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2001年增长39.30%,2002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比2001年增长33.82%。钢材品种结构继续改善,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特殊品种和高附加值品种大幅增加。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等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四个国家钢产量的总体发展趋势及基本原因。
趋势:
美国:产量长期稳步增长,到70年代中后期出现下降现象。
日本: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产量增长迅猛,70年代放缓。
苏联:稳步增长,70年代中后期放缓。
中国:快速增长。
原因:
美国:国家采取大力干预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受滞胀影响。
日本:采取引进技术等方式促进经济高速发展,70年代在经济滞胀冲击下,经济发展减速。
苏联: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后经济发展逐渐停滞。
中国:重视发展重工业。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现代化建设加快,需求增大;科技水平提高;对外开放、引进外资;投资大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