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支持网络建设方案 | ||||||||||||||||||||||||||||||||||||||||||
服务需求 |
(1)感觉性需求:加强邻里之间的交流。感觉性需求是指社区居民或服
务对象感受到或意识到,并用言语表述出来的需要。题干中,村民表示原来 的老邻居被拆散了,感觉身边没有人可以交流,体现的是感觉性需求 (2)表达性需求:孩子放学后需要被照顾。表达性需求是指社区居民或 服务对象把自身的感觉通过行动表达出来的需要。题干中,部分年轻村民 到企业上班后,孩子放学回家无人照顾,家长们向社区多次反映这个问题, 体现的是表达性需求 (3)规范性的需求:城市生活适应能力。规范性的需求是指由专家学 者、专业人士、政府行政官员评估而决定的需求。题干中,某社区工作服务 机构在评估服务需求时,也发现这些村民缺乏城市生活适应能力,体现的是 规范性的需求 (4)比较性需求:专门为安置村民组织的社区文化活动。比较性需求是 指社区居民或服务对象将所得到的服务与其他类似社区进行比较,而认为 有所差别的需求。题干中,与其他安置社区相比,A社区缺少专门为安置村 民组织的社区文化活动,体现的是比较性需求 |
|||||||||||||||||||||||||||||||||||||||||
服务总目标 |
(1)协助村民适应新的社区生活
(2)改善社区居民的情感诉求、解决实际生活困难 (3)丰富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加强城市生活适应力 |
|||||||||||||||||||||||||||||||||||||||||
介入策略 |
(1)通过发动居民骨干,自下而上召开居民议事厅会议,群策群力
(2)通过组织志愿者结对子,加强彼此的情感交流 (3)建立“四点半课堂”,解决孩子放学无人看管的问题 (4)组织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5)建立城市社区适应力小组支持网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