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解析】[范文] 不为形式遮望眼,撸起袖子加油干
犹如过河需要搭桥渡船,凡事离不开必要的形式。要想调研,下基层就是必要的形式。然而,下基层若走马观花,如何发现一线实情?谈心若不掏心窝子,怎能获知百姓心声?实践表明,丢掉本真,过于看重形式,甚至为了形式而形式,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形式,不是坏东西。形式是内容的存在和表现方式。任何事物、任何工作、任何活动,都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来体现其内容。古代田忌赛马,就是通过形式的优化组合而改变了比赛的结果。又如,各种传统礼节虽然是“老皇历”,却承载着我们的民族文化,很多形式如果丧失了,也就丧失了我们的文化。
但话又说回来,如果过分强调或夸大形式,偏离或脱离实际内容,仅在形式上做文章,就会使形式成为“形式主义”。据载,明朝皇帝朱元璋坐了江山后,便立下一条家法:每顿饭必有粗菜,并且身体力行,顿顿都上豆腐。但到了他的后代,这“忆苦饭”却慢慢变了味,豆腐原料从豆子变成了乌的脑髓,做一份豆腐有时需要宰杀近千只乌。“忆苦饭”本是教育子孙艰苦朴素的有效形式,但却本末颠倒沦为了形式主义,徒有豆腐形式,却无豆腐本质,不仅没有起到警示作用,反而助长了奢靡之风。
要形式,不要形式主义。形式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而好的形式是实现目的的必备条件。在形式的选择上,当从实际出发,根据目的、内容、效果而定,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如果变成了以形式为中心,只对形式负责,那就违背了初衷,也得不到想要的结果。就如现在经常谈到的“伪勤奋”话题。第一个起床的未必学习时间长,打卡准时的未必用了真心思,说话漂亮的未必成为实干家。而我们,重视形式,但更重视内容!尊重理想,更敬佩实干。只有做到真抓实干,才能不被形式遮住双眼。
希望每个人从我做起,不为形式遮望眼,撸起袖子加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