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1)针对当时盛行的命定论,墨子进行了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他说“命者,暴王所作,穷人所述,非仁者之言也”,所以“不可不强非也”。他运用“三表法”否定了“命”的客观性。他指出,自古及今,生民以来,未尝“见命之物,闻命之声”;而从实际的政治效果看,“天下之治也,汤武之力也;天下之乱也,桀纣之罪也。若以此观之,夫安危治乱,存乎上之为政也,则夫岂可谓有命哉?”他认为,命定论是帮助暴君来欺骗百姓的,决定社会治乱和人们命运的,不是“命”,而是“力”。
(2)墨子在否定命定论的同时,又提出了“天志”说和“明鬼”说。墨子认为上天有意志,它是人类社会的最高主宰,能赏善罚恶。“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天必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所谓“天志”,实际上是墨子所代表的下层劳动者的利益和愿望的主观意识的外化。上至天子王公,下至平民百姓,都必须以墨子的“天志”作为言论行为的规范,“天志”是按墨家理想设计出来的最高主宰力量。墨子还从经验论出发,论证了“鬼神”的客观存在,同时还赋予鬼神“赏贤伐暴”的性格。可以看出,墨子希望利用“鬼神”和“天志”的威信来警戒统治者行善除恶。
(3)墨子思想体系中的“尚力”、“非命”论与“天志”、“明鬼”说是存在矛盾的。
这一矛盾反映了小生产者身上所具有的进步和落后的双重性格。一方面,他们对暴王、暴政的剥削压迫和宗教欺骗强烈不满,希望摆脱种种束缚而依靠自己的力量改变自己的处境,因而主张“非命”、“尚力”。但另一方面,由于认识的局限,他们不可能彻底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也找不到更有效的手段来制约上层统治阶级,只能寄希望于理想的“天”和“鬼神”这种神秘力量。
因此,墨子思想体系中的这一矛盾,在现实中可以得到解释。他提出这些学说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对统治阶级的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以实现自己“有力相营,有道相教,有财相分”的社会理想。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