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他的同学子张和子夏哪个更贤明一些。孔子说,子张经常超过周礼的要求,而子夏则常常达不到周礼的要求。子贡又问,子张能超过是不是好一些。孔子回答说,超过和达不到的效果是一样的。这则故事所蕴含的哲理是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题干材料讲的是成语“过犹不及”的由来。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事物的质和量是统一的,质和量的统一在度中得到体现。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此物就转化为他物。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过犹不及”即强调要把握事物的度。故B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