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材料1:
银行营业时间长期与企事业单位上下班时间同步,这原本是大家习以为常的惯例,而近年来却遭受不少非议。尽管各银行一直以来都大力发展离柜业务,网上银行也更加便捷,但网点服务具有不可替代性。例如,开户销户、开网银、贷款、挂失等,都需要到网点柜台办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主席助理阎庆民就曾建议,国内银行可将对私营业时间延长1—2个小时,方便客户下班后到银行办理个人金融业务,根据网络调查,八成网民赞成该建议。
材料2:
为满足“朝九晚五”以外的服务需求,一些银行率先突破常规。上海农商行2010年推出金融便利店,提出“您下班,我营业”的服务理念。营业时间延长到晚上九点甚至十点,以解决上班族下班后无法到银行办理个人金融业务的问题。
不过,基于经营成本、客户群体、信息发展的原因,国内的大部分银行尚不愿意延长时间。另外,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银行的营业时间并不短。
请就“银行是否应该延长营业时间”这一观点进行分析,自拟题目,写一篇600—800字的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语言流畅,有说服力。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如何解决银行营业时间问题

银行营业时间和民众工作时间重合导致很多客户无法在工作日到银行办理业务。尽管各银行近年大力发展离柜业务,非营业时间存取款很方便,网上业务更加灵活,但网点服务仍具有不可替代性。如开户销户、开网银、贷款、购买理财产品等,都需要到网点柜台办理。监管部门倡导银行延长对私营业时间,是对银行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的要求。当前,银行业要进一步支持企业发展,就需要更加合理地设置营业时间。
目前,银监会副主席阎庆民提议延长银行营业时间,他表示:“国外银行网点营业通常分为对公时间和对私时间,对公时间营业到下午5点,因为这一时间企业都下班了,而对私时间则延长一两个小时,方便民众处理个人金融业务。”这一提议虽然考虑到民众的利益,但相对忽视了银行业从业人员的休息权。《劳动法》规定工作时长为8小时,并且延长工作时间不利于提高银行业从业人员的工作效率,也增加了银行运营成本。
延长银行营业时间,解决随之而来的问题需要注意两方面。一方面,可以结合市场实际需求进行弹性化安排,从而优化网点资源。周边企业需求较大且夜间服务需求较大的网点,可率先尝试延长营业时间。那些以对公业务为主的网点,则没必要“一刀切”,从而避免资源的浪费,减少银行无谓的成本支出。另一方面,切实保障资金安全。如果营业时间晚,需要保存的现金量就会增多,营业网点中是不允许有现金的,营业完毕后都需要通过统一的运钞公司运放到金库中去。较晚的营业时间和较多的现金量会给现金押运工作带来更大的风险。而且,银行关门之后还有很多账务要处理,延长两个小时再加上内部处理和等待运钞车的时间,这一时间段中安全隐患非常大。
中国银行业应该真正在服务理念上有所提升和创新,实际上这也是银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更好地服务于民众是中国银行业不断为之努力的目标。决定银行调整营业时间,增加柜台窗口,并非来自政府部门的一纸文件,也并非来自银行业协会的号召呼吁。只有引入市场竞争,降低行业集中度,中国银行业服务质量才能得到整体提高,消费者权益才能得到切实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