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的基本特征有:
(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每个群落都由一定的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种群所组成,种类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首要特征。组成群落物种的多少及各物种种群的大小或数量是度量群落多样性的基础。
(2)物种之间相互影响
群落中的物种有规律地共处。生物群落是生物种群的集合体,但并非物种的任意组合或简单集合。一个群落的形成和发展必须经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种群之间的相互适应。能够组合一起构成群落的物种,取决两个条件:其一必须共同适应所处的无机环境;其二内部相互关系必须取得协调、平衡。
(3)具有一定的外貌和结构
生物群落所具有的一定的物种组成使其具有群落外貌和结构特点,包括植物的生长型(如乔木、灌木、草本和苔藓等)和群落结构(形态结构、生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如生活型组成、种的分布格局、成层性、季相变化、捕食关系、竞争关系等。但生物群落的结构常常是松散的。
(4)形成群落环境
生物群落对其所在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并形成群落环境。并不是组成群落的所有物种对形成群落环境都起同等重要的作用,每个群落的众多物种中,可能只有很少种类凭借自身的特性(大小、数量和活力)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这些种类就是群落的优势种。优势种具有高度生态适应性,很大程度上决定群落内部的环境条件,影响和制约着其他种类。
(5)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任一个群落都分布在特定地段或特定生境,不同群落的生境和分布范围不同。不同生物群落都是按一定的规律分布的。
(6)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
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中具有生命的部分,群落随时间的变化包括季节动态、年际动态、群落演替与演化等。群落随空间的不同或改变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7)具有群落的边界特征
在自然条件下,有些群落具有明显的边界;有些群落则处于连续变化中,无明显边界。前者见于环境梯度变化剧烈或突然中断的情况,如断崖上下,水陆环境交界处等,火烧、虫害或人为干扰也能造成群落边界。后者见于环境梯度连续缓慢变化的情形,大范围变化如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或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的过渡带等;小范围变化如沿一缓坡渐次出现的群落替代等。大多数情况下,不同群落之间都存在过渡带,称为群落交错区,并导致明显的边缘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