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在中国梦主题宣传中,从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和凝聚中国力量三方面发表系列评论,全面阐释中国梦的现实内涵。请结合这一案例论述新闻评论写作怎样做到“上下结合”。
 
【正确答案】“上下结合”主要是指新闻评论的选题问题,新闻评论的选题即选择新闻评论所要评述的事物或论述的问题,它规定着新闻评论的对象与范围。所谓“上下结合”,就是在撰写评论的过程中,应当上着“天”,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要部署、工作意图。下着“地”,充分了解下情、了解实际、了解群众。 新华社“中国梦”系列主题报道和评论,力求既有见人见事的生动故事,又有国际视野的生动解读,对内对外齐头并进,从不同角度深化“中国梦”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报道。这一系列报道为新闻评论写作做到“上下结合”提供了可参考的典范。 (1)系列评论将“中国梦”主题不断提高升华 2012年11月16日,新华社播发了《习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述评》,用评论的样式,首次将“中国梦”这个关键词从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讲话中凸显出来,叫响起来,传播开来,从而引发瞩目。5月14号以后,又播发了一组新华社评论员文章《四评实现中国梦》。这一组又一组的系列报道,浓墨重彩的将中国梦的主题宣传,一步步不断提高升华,并一步步推向高潮。 对于新闻评论写作,从“上头”的精神中选题是新闻评论选题的一个重要来源。新闻评论离不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个时期党和政府部署的中心工作,离不开有关领导对这些内容的解释。新闻评论也需要具备党性原则,这是由党报性质和新闻事业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而“上头”的精神又是调查研究之后的结果,是从群众中来的。新闻评论写作把握“上头”的精神,才能发出引领时代潮流的呼声。 (2)尊重新闻传播规律,使新闻报道深入人心 新华社在展开对“中国梦”的主题报道时,结合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的内容,以及十八大后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和重大报道策划的要求,在反对“假、长、空”之风的同时,大力倡导“短、实、新”之风。通过开展“清新文风”范文佳作的评选,推动转作风、改文风的扎实深入,并融入“中国梦”的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中,以实现培养人才、锻炼队伍、转变作风、改进文风的目的。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又注重用平实朴素、生动活泼、群众化的故事和语言展开宣传报道,使得新华社的“中国梦”宣传报道内容丰富,视角多样,表达生动,深入人心。 借鉴新华社的宣传报道方式,新闻评论写作也应当贯彻“走转改”的精神,从“下面”出选题。新闻评论应当从实际工作、现实生活中,从广大干部群众身边事情中选取评论对象。从理论上看,新闻评论的内容是现实生活的反映,选题归根结底来源于现实;从职能上看,新闻评论肩负充当党的喉舌、人民喉舌的重要使命;从写作实践看,从下面选题实在、具体,易受到群众欢迎,是提高写作质量的重要途径。 (3)全媒体集成报道使中国梦主题有声有色 新华社叫响“中国梦”口号之后,先后开设了《奋进中国》《十八大精神到基层》以及《筑梦中国》等专栏主题宣传,进行了一系列主题报道紧密,互为映衬、互为补充、互为融合,形成有机的报道整体,增强了重大主题宣传报道的丰富性和影响力。并且,如今的新华社已然是一家集合了传统通讯社媒体业务、报刊出版业务、广电媒体内容、网络等新媒体样态的多媒体全媒体集团。新华社的报道,整体调动起来就是多媒体全媒体的样态,在重大事件、重大主题、重要报道方面尤其如此。新华社各业务部门纷纷行动起来,开设各类专题栏目;在同一栏目下,又有不同媒介样式、不同报道体裁的主题表现和题材表达,汇合成多个报道。这些报道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重要部署、工作意图和基层百姓干部的实际生活与实际诉求结合起来,多种形式的报道有机统一,齐声唱好“中国梦”的大合唱。 从新华社的宣传报道实践看,从“下面”选题和从“上头”选题实际上具有统一性,正如“中国梦”主题既是党和政府的工作目标,也是百姓的实际诉求,因此关于“中国梦”的主题报道既反映了党和政府的方针精神,也与基层百姓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这正是新闻评论写作必须做到“上下结合”的真正内涵,也是一种可参考的工作方式。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