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学写作

阅读下面的文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我国是千年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今天,“讲文明,懂礼貌”是每个人耳熟能详的标语。然而在我们身边,时不时会出现这样一些现象:图书馆内随便占座;学校食堂买饭不排队;升国旗时交头接耳;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在古建筑上乱涂乱画;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随手丢弃垃圾..…


请以“礼”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角度自选,题目自拟;不得抄袭、套作。

【正确答案】

知礼而行,你我共践

       朝代更替,斗转星移,可我华夏五千年文明从未断流,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旌旗飘扬在每个炎黄子孙的心中,文明礼仪、道德是非亦如潺潺细流缓缓浸润着我们的心田,可我们是否能用行动践行礼仪呢?

       揆诸现实,我们的校园中出现了种种不甚文明之状,君可见图书馆内占座之行为盛行惹人厌?君可见买饭时队伍杂乱蜂拥效率低?君可见升国旗时交头接耳声响不断?君可见洁净校园被垃圾污染?……现象虽微,却折射出我们舍弃了文明礼仪来实现一己私欲的过错。为此我向大家发出关于“知礼而行,你我共践”的倡议。

       知礼而行,需要谨言。语言是人们情感的外化,曾国藩曾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居守口,独居守心。”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做到守口呢?首先,我们要注意说话的场合,孔子曾在子路抒发自己远大的治国之志后,不赞仅笑之,为何?治国以礼,其言不让,老师未允他言而言之,为不礼。在升国旗时、图书馆中乃至自习课上说话,恰似如此,为君子所不齿,为不礼。其次,我们要注重出口之言。俗语有言:“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文明礼貌的话说出口,令人如沐春阳之暖,如品清茗之香。多讲文明用语,自己的心灵也会受到清泉的涤荡

       知礼而行,还需慎行。《荀子》中言:“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古今多少贤人皆以礼闻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周恩来总理以中华民族特有的大国礼仪,在万隆会议等国际会议上大展风采,让西方列强刮目相待。如今我国新时代领路人也在一举一动之间彰显着大国礼仪,为中外民众景仰。文明有序排队、遵守交通规则……看似小事,却都昭示着泱泱华夏的文明礼仪!

       知礼而行,青年先行。张晓风曾言:“少年振衣,岂不可作千里风幡看?少年瞬目,亦可壮作万古清流想。”青年一代是中国的新生力量,是华夏文明当仁不让的传承者,青年有文明,国家才可谓礼仪之邦。当你弯腰捡起垃圾,当你制止一次插队行为,当你耐心等待红灯,当你……你会发现日朗川青,旧阙洞开,万物明媚可爱。“衰草枯杨,青春易过”,莎士比亚只是感叹,而我们青年要为文明礼仪奉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让礼仪的清风吹拂我们的校园乃至整个中国!

     《论语》有言:“不学礼,无以立。”我们正因为有了礼仪,有了文明,才得以与万物有分别,礼仪之力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我们心间的清泉不能没有礼仪这轮月辉。让我们知礼而行,谨言慎行。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