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某高速铁路站前工程第 2 标段包括路基、桥梁和隧道。部分工程情况如下:
1# 隧道为单洞双线隧道,长度 1395m ,地质主要为石灰岩,洞身有一条长 45m 断层破碎带,地下水丰富。隧道围岩级别、长度及坡度如图 1-1 所示,计划工期为 28 个月。
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经理部根据以往施工经验,确定的 1# 隧道进度指标为:Ⅲ级围岩 100 ~ 130m/月,Ⅳ围岩 70 ~ 95m/ 月, V 级围岩 45 ~ 60m/ 月,断层破碎带 10 ~ 15m/ 月。施工准备和洞口工程施工期 3 个月;二次衬砌、无砟轨道和水沟电缆槽等工程在隧道开挖贯通后 3 个月内全部完成。 1# 隧道进、出口地形地貌、交通、弃渣等施工条件基本相同。
事件二:项目经理部为保证施工安全, 1# 隧道穿过断层破碎带时,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支护方案。超前小导管注浆工艺流程如图 1-2 所示。
事件三: 1# 隧道 DK26+000 ~ DK26+010 段开挖完成后,开挖面出现多处渗水点,渗水量较大,施工队采用径向注浆进行了止水,随后进行了锚喷支护作业。监理工程师检查时发现该段拱部初期支护面仍有 3 处渗水点,要求项目经理部在防水板施工前必须对渗水点进行处理。
问题:
根据背景资料和事件一,应如何安排 1# 隧道施工作业面?说明理由。
一个掘进工作面,从出口向进口掘进或大里程向小里程方向掘进。
断层破碎带: 45/10 = 4.5
V :( 60+50 ) /45=2.44
Ⅳ :( 60+70 ) /70=1.86
Ⅲ :( 560+550 ) /100=11.1
4.5 + 2.44+1.86+11.1+3+3=25.9
计划工期 28 个月,计算工期 25.9 个月。隧道施工工期按照最慢的施工速度工期为 25.9 个月,为了节约施工成本,可以采用一个掘进工作面进行施工。
由于地下水丰富,上坡掘进,顺坡排水,节省排水费。
针对事件二,写出图 1-2 中 M 、 N 、 P 所代表的工序名称。
M :清孔; N :安装小导管; P :连接调试注浆管路。
针对事件三,写出初期支护面渗水处理的技术措施。
(1)埋管引排;
(2)钻孔注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