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预算控制是什么?

【正确答案】

( 1 ) 预算控制的定义
预算控制是根据预算规定的收入与支出标准来检查和监督各个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 以保证各种活动或各个部门在充分达成既定目标、 实现利润的过程中对经营资源的利用, 从而使费用的支出受到严格有效的约束。
( 2 ) 预算控制的内容
①收入预算。 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提供了关于企业未来某段时期经营状况的一般说明, 即从财务角度计划预测了未来活动的成果以及为取得这些成果所需付出的费用。
②支出预算。 企业能够保证销售过程得以进行的生产活动的预算。
③现金预算。 现金预算是对企业未来生产与销售活动中现金的流入与流出进行预测, 通常由财务部门编制。
④资金支出预算。 具有投资性质的预算。
⑤资产负责预算控制等。 资产负债预算是对企业会计年度末期的财务状况进行预测。
( 3 ) 预算控制的途径
①选择业务量的计量单位。 业务量的计量单位应选用最能反映本部门生产经营活动的特征, 并且容易搜集、 容易理解的计量单位。
②确定适用的业务量范围。 业务量范围要视部门的业务量变化情况而定, 务必使实际业务量不超过所确定的范围, 例如可定在正常生产能力的80% ~ 110% 之间。
③根据成本与产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应用多水平法、 公式法和图式法等把企业成本分解为固定、 变动、 半变动成本三类。
④确定预算期内各业务活动水平。
⑤编制预算。 若企业于事后按实际业务量编制弹性预算, 可按实际业务水平编制; 若企业预选编制弹性预算, 则可利用多栏式的表格分别编制对应于不同经营水平的预算。
⑥进行分析、 评价, 考核预算控制的执行情况。
( 4 ) 预算控制的作用
①可以使管理者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方向和组织中的优势部门与问题部门, 从而为调整企业活动指明了方向;
②通过为不同的职能部门和职能活动编制预算, 为协调企业活动提供了依据;
③预算的编制与执行始终是与控制过程联系在一起的, 编制预算是为企业的各项活动确立财务标准;
④用数量形式的预算标准来对照企业活动的实际效果, 大大方便了控制过程中的绩效衡量工作, 也使之更加客观可靠;
⑤有利于测量出实际活动对预期效果的偏离程度, 从而为迅速采取纠正措施。
( 5 ) 预算控制的局限性
①不能促使企业对那些不能计量的企业文化、 企业形象、 企业活力的改善予以足够的重视;
②编制预算时通常参照上期的预算项目和标准, 从而会忽视本期活动的实际需要;
③缺乏弹性、 非常具体、 特别是涉及较长时期的预算可能会过度束缚决策者的行动, 使企业经营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
④主管们在活动中精打细算, 小心翼翼地遵守不得超过支出预算的准则, 而忽视了部门活动的本来目的;
⑤费用预算具有按先例递增的习惯, 如果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 没有仔细地复查相应的标准和程序, 预算可能成为低效的管理部门的保护伞。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