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与“个人本位论”相比,“人格本位论”更注重受教育者完整人格的陶冶,它虽然也主要是指向人的和谐发展,但不似“个人本位论”那样仅从人的本性出发,仅强调顺应人的自然发展,它在突出人的价值的同时,也比“个人本位论”更多地关注到了社会的需要。这是一种介于“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之间的一种教育目的观(但主要是偏向于“个人本位论”)。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使人的各种能力和谐发展。在他看来,人的一切才能必须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因为每一个人都具有天赋的能力和力量,这种能力和力量都具有从不活动状态到充分发展的倾向。另一方面,他又注意到,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的发展是有社会目的的,人的各种能力的发展,乃是“人类的普遍需要”。他说:“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在于发展各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能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这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发展人的内在力量,不得不利用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教育办法,从而使其得到人的品德、家庭幸福、工作能力,直到实现社会上的需要。”因此,题干所述体现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是人格本位论。具体内容可参看郑金洲著的《教育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