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题  据报道,2011年7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住建部联合发文,确定全国33个城市(区)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首批试点城市,A市是其中的试点城市之一。

在此之前,A市在餐厨垃圾监管方面做了许多工作。2007年,A市就发布并实施了《餐厨垃圾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规定:城管部门是餐厨垃圾的主管部门,负责餐厨垃圾的统一管理,负责检查、监督与查处违法排放、清运、处理餐厨垃圾的行为;工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领域问题的监管;环卫部门负责餐厨垃圾处理的资质审批;卫生部门负责食品消费环节的监管。“办法”还规定:将餐厨垃圾交由个人或者未取得许可的单位清运,餐厨垃圾产生单位将被处以2万至5万元的罚款。为配合本“办法”的实施,A市专门成立了3家公司分别在各区开展餐厨垃圾专项收运工作,同时还成立了一家餐厨垃圾处理公司,可日处理餐厨垃圾200吨。

但是,A市餐厨垃圾清运、处理的实际情况则令人担忧。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餐饮企业将自家产生的餐厨垃圾卖给了前来收购甚至加工潲水油的商贩,并不交给政府指定的企业收运。因为交给政府指定的企业收运,不仅没有钱,收运的时间还不能保证;而交给收购潲水油的商贩可以挣钱获利。据介绍,一家五星级酒店一年靠出售餐厨垃圾就可以获利20万元。到目前,A市每天产生约1800吨餐厨垃圾,但只有110吨流向了政府指定的专业公司进行处理与合法利用,其余的1690吨餐厨垃圾流向不明。据检查,自“办法”颁布实施以来,A市从未向违反规定的餐饮企业开具一张罚单。

问题:

问答题 本案例反映A市在餐厨垃圾监管过程中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是什么?导致A市目前1690吨餐厨垃圾流向不明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①A市在餐厨垃圾监管过程中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是餐厨垃圾的监管涉及多个监管部门。A市餐厨垃圾处理由城管部门主管,但环卫部门拥有餐厨垃圾处理的资质审批权。不同部门的多头监管,使得每个部门拥有不同程度监管权,导致监管主体推脱管理责任,争抢监管利益;实际管理中容易发生部门间管理权限不清楚,管理责任缺失,监管主体间矛盾摩擦增加的问题。

②导致A市目前1690吨餐厨垃圾流向不明的最关键因素是餐厨垃圾的监管缺乏强有力的实施。A市餐厨垃圾能够按规定交给政府指定企业处理的比例不到百分之十,但是A市负责监管的部门却从未给违规企业开出一张罚单。处罚不力带来执行上的疲软;监管责任不明确带来的执行不力,监管不力,处罚不力致使A市餐厨垃圾处理仍然我行我素。

【答案解析】
问答题 根据“办法”规定,城管部门、工商部门、环卫部门、卫生部门等构成了A市餐厨垃圾监管过程中负有具体监管职责的监管链。但从“办法”实施的实际效果来看,这个监管链并没有发挥作用,为什么?
【正确答案】

该监管链没有发挥作用的原因主要有:

①多个监管主体导致监管责任不明

本案例中,餐厨垃圾处理上前后共涉及城管、工商、环卫、卫生等四个部门,它们看似职责明确,各司其职,实则会因为部门林立,会产生各自为政、政出多门以及职能交叉的问题,进而导致在监控过程中各部门相互推诿扯皮,极大降低了行政效能。

②监管上缺乏统一部署统一协调

A市餐厨垃圾的四个监管部门虽然形成监管链条,但是四个监管部门属于同级部门,缺少能够统一政令并推动执行的权力中心。

③监督机制不完善

监督机制不完善,导致监管漏洞多,同时也没有建立起明确的赏罚机制,使被监控对象缺乏改进自身行为的动力与压力。在本案例中,作为被监管对象的餐饮企业是利润导向的,而政府各部门所构建的这条监管链却未能提供给企业这种激励;同时,各餐饮企业与商贩的违法交易行为也没有受到来自监管部门的严厉惩罚,这就极大降低了餐饮企业违法违规的成本。

④没有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协助监督

本案例中,对于餐饮企业的监督主要还是政府部门内部的监控机制在发挥作用而缺乏相应的外部监督的配合。作为被监控对象的餐饮企业分布广、数量多,仅仅依靠政府各部门的内部监督来发挥作用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监督中来。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