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出现了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由此导致的价格上涨的现象。如果这一假设成立,请分析原材料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正确答案】(1)根据宏观经济学的理论,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会给总供给造成不利的冲击,会使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此时产出水平下降,进而造成经济在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此时只要总供给不随着价格水平的变化进行调整,直到总需求重新等于总供给之前价格水平就会持续上升。结果,导致就业与总产出水平下降,利率上升,从而一般物价也普遍上升,即造成通货膨胀,如图16-6所示。另外,供给冲击的不利影响还会导致实际工资水平有所下降。
(2)当前,出现了包括大宗商品在内的原材料价格有所上涨的现象,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将对我国经济产生两方面的影响:温和的上涨将会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就业水平;但剧烈的上涨将会对经济产生不利的供给冲击,即导致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从而会对我国经济造成不良的影响。在应对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时候,我国果断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从而很有效地遏制了物价持续下跌的趋势,使经济率先恢复了高速增长的趋势,而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也采取了相应的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但紧接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这种上涨既包括国内需求拉动的因素,也包括国际上因美元贬值而推动的一系列因素。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价格上涨幅度还算是健康的、温和的,但是要积极预防快速上涨和恶性上涨,由于快速上涨的趋势一旦形成,必然导致物价全面快速的上涨,进而形成成本推进型恶性通货膨胀,最终会造成经济出现类似美国20世纪70年代“滞胀”的可怕后果。
(3)由上面的分析,建议政府应该积极密切关注原材料的价格走势,根据情况及时采取必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让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或者让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以控制价格过快上涨,比如采取税收政策鼓励进口低价的原材料,采取利率和准备金政策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防止流动性的泛滥等,必适时甚至采取行政手段直接规定原材料价格的上限。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