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陈某因生活琐事将肖某打伤。当地公安局询问了双方和现场目击者并做了笔录,但未做处理。两年后,该公安局对陈某作出了拘留10日的处罚。陈某申诉,上一级公安局维持了原处罚决定。陈某提起诉讼。法官甲认为该公安局违反了《人民警察法》关于对公民报警案件应当及时查处的规定,因此应当撤销其处罚决定。法官乙认为,如果因公安局的迟延处理而撤销其处罚,就丧失了对陈某的违法行为进行再处理的可能,因此不应当撤销。 问题:
问答题
法官甲运用了哪种法律推理方式?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法官甲的推理是公安局的两年后处罚陈某的行为违反了《人民警察法》的相关规定,故而应该撤销其处罚决定。这是典型的将《人民警察法》作为大前提,将公安局的处罚行为作为小前提,得出小前提中的行为违法的结论,因而属于三段论的演绎推理。这是成文法国家主要的法律推理方式。
【答案解析】解析: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十章第一节中的司法解释概念和第二节中的演绎推理。考查的具体要点是演绎推理在我国这样的成文法国家司法活动中的普遍运用,以及我国司法解释权的具体规定。
问答题
法官乙的观点是否属于司法解释?为什么?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在我国,司法解释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对司法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司法解释分为最高人民法院的审判解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检察解释,也就是说司法解释权属于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而不是所有的法官都享有司法解释权去作出司法解释。因此,法官乙的观点不属于司法解释,而是一种非正式解释。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