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某8层办公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图1-17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加速度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该房屋属丙类建筑,建于Ⅱ类场地,设有两层地下室,地下室顶板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室内外高差450mm。梁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5(fc=16.7N/mm2,ft=1.57N/mm2),钢筋采用HRB335钢fy=300N/mm2),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
单选题 假定,该框架结构层侧向刚度无突变,底层屈服强度系数为0.45,第二层的楼层屈服强度系数为0.55,框架底层柱轴压比均不小于0.5。若不考虑箍筋配置的影响,试问,罕遇地震作用下按弹性方法计算的底层层间位移Δuc(mm)不超过下列何值时,方能满足规范对结构薄弱层层间弹塑性位移的要求?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5.5.2-1条,ξ=0.45<0.5,应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4.6.5条及表4.6.5,或《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5.5条
[*]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5.5.3条或《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5.4-2,Δupp△ue
由ξy1=0.45>0.8ξy2=0.8×0.55=0.44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5.5.4,[*]
则[*],故选(B)。
单选题 已知二层顶某跨框架边梁AB,在地震及各荷载作用下梁B端截面所产生的弯矩标准值如下:永久荷载下Mck=-65kN·m;楼面活荷载下MQk=-20kN·m;风荷载下Mwk=±70kN·m;水平地震作用下MEhk=±260kN·m。试问,满足规范要求时,AB梁B端截面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最不利组合弯矩设计值MB(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5.6.3条,表5.6.4,《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3.3.6-2条,本工程建筑高度小于60m,可不考虑风荷载作用效应,则MB=-[1.2×(65+0.5×20)+1.3×260]kN·m=-428kN·m,故选(A)。
单选题 假定,框架梁CD截面尺寸为250mm×650mm,h0=590mm,根据抗震计算结果,其边支座柱边的梁端截面顶面配筋为625。试问,在满足抗震构造要求的条件下其底部最小配筋面积(m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解析] 由《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表4.8.2或《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6.1.2,框架梁抗震等级一级。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6.3.2-2条,一级抗震等级框架梁支座的最小配筋率为
[*]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6.3.2-4条,或《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3.3-2条,[*],已知As=2946mm2
A's≥0.5As=2946×0.5mm2=1473mm2
[*]
故最小配筋应大于1473mm2,选(D)。
单选题 已知首层框架角柱EF截面尺寸为500mm×600mm,与其相连的首层顶边跨梁截面为250mm×650ram,假定该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该柱顺时针方向的组合弯矩设计值为:柱上端弯矩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解析] Hn=(4.8-0.65)m=4.15m
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2.5-2式,[*]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2.6条,V=404.82×1.1kN=445.3kN,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