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题 课堂奖励(如口头表扬、奖励小红花、奖励学习用品、奖励小食品等)是小学课堂常用的教学管理方式之一,它可以及时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但不适当的课堂奖励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学生过度依赖外部动机,忽视或弱化内部动机,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等。针对这些问题,某小学教导主任张丹打算以“如何规避小学课堂奖励的负效应”为题申报市级教育规划课题。他计划在本校选择一年级一班作为研究对象,对该班的课堂教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录像。然后反复观看录像,用以下观察记录表进行整理分析,以把握该校课堂奖励现状及其负效应的具体表现,并通过与该班任课教师和学生的深度访谈,概括提出若干规避策略。

小学课堂奖励观察记录表

问答题 该研究的课题名称在表述方式上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正?
【正确答案】

(1)该研究的课题名称在表述方式上存在的问题有:

①问题不够明确;

②问题表述不够贴切;

③问题表述运用了反问句等。

(2)改正方法:

①问题一定要具体、不能太笼统模糊;

②明确显示可操作或测量的变量;

③使用意义明确的概念,避免产生歧义;

④语言表述要符合逻辑;

⑤研究课题名称不能使用反问句或疑问句。

因此,该研究课题应从“如何规避小学课堂奖励的负效应”改为“小学课堂奖励问题现状及对策的调查研究”。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该研究在样本设计上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正?
【正确答案】

(1)该研究在样本设计上存在的问题:

①该研究的样本选择不具随机性,而是为了取样的方便性在本校选择了一年级一班,属于非概率抽样,得出的结果不具代表性;

②该研究的样本容量过少,作为调查性质的研究,一般样本数量不能少于100人。

(2)改正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例如: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首先把某小学的所有班级编号,然后按照抽签法随机抽取4~5个班级进行研究。

【答案解析】
问答题 根据观察内容是否有预设项目与要求,指出该研究属于哪种类型的观察研究。
【正确答案】

这种观察属于自然情景中的观察、 结构式观察、 非参与观察、 间接观察。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该研究采用的是哪种观察记录法?
【正确答案】

结合材料表述, 记录表格表明了要观察的班级, 要观察的项目和内容, 所以属于取样记录法, 包括时间取样和时间取样。

【答案解析】
问答题 如果张主任想进一步就这一问题开展行动研究,应如何设计?(说明研究主体和研究对象,并按照“凯米斯程序” 为他具体设计研究程序。)
【正确答案】

(1)行动研究是指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教育实践工作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和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的一种研究模式。

(2)研究主体和研究对象:

①研究主体:某小学的所有学生;

②研究对象:课堂奖励的实际效果。

(3)“凯米斯程序”是根据凯米斯、艾洛特等人的概括,由凯米斯提出的行动研究设计程序。其过程是: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

①计划阶段:

在计划的阶段主要完成的是:明确问题、分析问题、制定计划。

a.通过观察、访谈了解本年级课堂提问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各科授课教师以及教研顾问共同开会讨论,确定最终的研究问题,如课堂奖励现状及负效应问题;

b.确定研究主体和研究对象;

c.然后确定参与本次研究小组的成员,比如某些班级各科授课教师;

d.确定研究问题所要举行的会议内容及次数,然后设计行动研究进度表,并说明收集资料的方式等。

②行动阶段:

把计划付诸行动是行动研究的核心步骤。在行动研究中有如下要求:

a.教师应当尽量严格地按照原定的计划进行实践;

b.教师也应该充分考虑到现实因素的变化,能够保证行动研究的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具有适当的弹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必要的调整。

③观察阶段:

对行动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收集有关资料,以便及时地对计划实施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最终对本研究过程作出比较全面、深刻的分析。

④反思阶段:

反思在行动研究中既是一个螺旋圈的终结,又是过渡到另一个螺旋圈的中介。通过整理、评价和解释工作,对行动过程和结果不一致的症结,从而形成是否需要修正基本设想、总体计划和下一步行动的判断与构想,提出怎样修正,怎样实施下一步行动的建议。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