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建构主义关于学习与教学的基本思想。
建构主义者提出了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和学生观。
(1)知识观。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①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得到改造。②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③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较普遍的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因为这些理解只能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它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2)学习观。
①主动建构性。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到学生的传递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主动的信息建构者。
②社会互动性。学习是通过对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常常需要通过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
③情境性。建构主义者提出,知识是生存在具体的、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之中的。它不可能脱离活动情境而抽象地存在。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3)学生观。
建构主义非常强调学习者本身已有的知识结构,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强调学生的巨大潜能,指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教室的。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