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简述光武帝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

【正确答案】

东汉初年对府机构与职能进行调整的核心是维系专制主义的皇权,通过加强尚书台的权力和强化监察机构,完成了中央政府的重建和调整工作,通过固定州刺 史治所和废除郡国都尉,完成了地方政府的建制。

(一)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刘秀削弱三公的权力,加强尚书台的权力,这是他的重要集权措施之一。东汉初年,中央最高的官职是三公,就是司徒、司空和太尉。三公的职位虽高,徒有虚名,并无实权。东汉初年,正式成立尚书台,作为总理国家政务的中枢机构。尚书台设尚书令一人。在东汉,尚书台实际上成了皇帝真正决策和发号施令的权力机构,三公和九卿只是受命办事,形成“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三公之职,备员而已”的局面。

(二)二监察制度。为了实行对政府官员行政的有效监督,刘秀在继承秦、西汉监察制的基础上,组建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监察机构,包括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和州刺史。司隶校尉兼领一州,又为中央要职,有监察公卿的权力,再加上中央总监察机构御史台、地方的州刺史,就形成从中央到地方完整的强有力的监察系统,大大地稳固了东汉前期的皇权。

(三)地方行政机构。西汉时刺史无固定治所,刘秀改革使刺史有固定治所,实际上成为比郡高一级的行政长官,可以处理地方政务,不通过三公,可直接上奏皇帝,这就将地方行政管理直接置于皇帝的控制之下,并逐渐形成州、郡、县三级管理制度。

(四)废除郡国都尉。东汉王朝建立之初,仍沿袭西汉制度,每郡置都尉一人,负责地方部队和治安。为了防止地方官员发动武装叛乱,刘秀在建武六年(30年)下诏 罢郡国都尉官,取消地方专门统帅军队的武官,将军权归并于守相,同时取消每年一度的“都试”之制。刘秀所罢都尉仅限于内郡,边郡因多事仍置都尉,以佐太守,分部领兵。其后内地有紧急军情,亦往往复置都尉。郡都尉的废除是东汉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化,虽然减少了地方官员拥兵自重的隐患,有利于中央集权,但在整体上却削弱了国家的军事力量。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