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齐国稷下学宫的性质、特点及历史地位。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也是当时教育史上的重要创造,对中国古代学术、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历史影响。
(1)稷下学宫的性质
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家操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稷下学宫由齐国官方出资举办,始终不 改变养士、用士的基本目的。从其主办者和办学目的来看,稷下学宫是官学。但稷下学宫是由养士制度发展演变而成的教育机构,它保持了充分尊重士人之讲学,不加干涉与限制的风范,其教学与学术自由又体现出私学的性质。稷下学宫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政议政作用的高等学府。
(2)稷下学宫的特点
① 学术自由
a.稷下学者“不治而议论”,拥有相当的独立和自由;
b.来者不拒,包容百家;欢迎游学,来去自由;
c.学术论辩,相互争鸣及吸取。
② 待遇优厚
a.给予“不治而议论”的政治待遇;
b.优厚的物质待遇。
(3)稷下学宫的历史地位
稷下学宫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同时,稷下学官还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它所独创的官方操办、私家主持的办学形式,集讲学、著述、育才与咨政为一体的职能模式,自由讲学和自由听讲的教学方式,学术自由和鼓励争鸣的办学方针,尊重优待知识分子的政策,都显示了它的成功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