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ABC会计师事务所接受X公司2005年度会计报表审计的业务委托,并指派注册会计师李欣为该公司审计业务的项目负责人,于2006年初带领审计小组成员进驻X公司,按照审计计划的要求实施实地审计工作。
  X公司未经审计的资产负债表列示的资产总额为60000万元,主营业务收入为5500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为46000万元,利润总额为10000万元。
  根据以往经验和X公司的实际情况,注册会计师确定的X公司2005年度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为300万元,并利用分配的方法确定了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重要性水平,并进一步确定了利润表项目的重要性水平。部分会计报表项目的重要性水平如下:
会计报表项目
重要性水平
会计报表项目
重要性水平
应收账款
30万元
其他应付款
10万元
其他应收款
10万元
主营业务收入
50万元
固定资产
40万元
主营业务成本
25万元
累计折旧
20万元
营业外收入
10万元
存货
70万元
营业外支出
10万元
长期投资
50万元
管理费用
50万元
投资收益
20万元
财务费用
10万元
应付债券
30万元
资本公积
10万元

  在审计过程中,除了以下情况需要加以考虑外,没有发现其他问题。
  (1)X公司2005年12月9日向甲公司赊销含税价款为158万元的产品一批,发票已开具,并作了借“应收账款”158万元、贷“主营业务收入”135.04万元、“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2.96万元的会计记录,同时结转了相应的“主营业务成本”120万元。至2005年12月31日,货款尚未收回。2006年1月9日,甲公司因质量不合格将所购产品全部退回。X公司据此冲减了当月的主营业务收入,并于当月月底向甲公司支付了退货款。
  (2)X公司于2005年12月20日以产生于2005年12月10日、债务人为K公司、账面余额为80万元、按X公司规定无须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与乙公司的一项产生于 2005年12月8日、债务人为J公司、账面余额为60万元、按乙公司规定无须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及公允价值为15万元的固定资产A、公允价值为10万元的固定资产B进行交换。12月20日当日交换完毕,X公司作了以下会计处理:借记“应收账款——J公司”60万元、“固定资产——A”15万元、“固定资产——B”10万元贷记“应收账款——K公司”80万元、“营业外收入”5万元。
  (3)李欣在审计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时,从X公司“固定资产”账户中抽取了一部分已接近或超过预计使用年限的固定资产进行实地观察,发现实物中短缺一辆运输卡车。公司“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账户记录显示,该卡车的原值为45万元,已提折旧 36万元,预计使用年限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2005年10月,因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造成车辆报废。公司依据交通管理部门的处理和保险协议的规定应向保险公司索赔7.2万元,其余损失由丙公司承担(不考虑其他费用)。但至2005年底,X公司没有取得赔偿款。财务部门以此为由,尚未对与此次交通事故相关的事项进行会计处理。
  (4)检查会计报表的资本公积项目时,发现X公司于2005年12月10日因即将进行大修而对生产车间进行了资产评估,并于年末将249万元的评估增值作了借记“固定资产”、贷记“资本公积”的会计处理。
  (5)X公司2005年度仅销售A、B两种产品,年初年末存货除产成品库存外,无其他存货,存货发出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公司存货跌价准备年初、年末账户余额均为1300万元。A、B两种产品的详细资料如下:
  A产品年初库存1000件,单位成本2万元,单位产品可变现净值为1.5万元;本年生产 A产品2000件,单位成本为1.8万元,本年销售1500件,A产品年末单位可变现净值为1.7万元;
  B产品年初库存800件,单位成本为5万元,单位产品可变现净值为4万元;本年生产B产品2000件,单位成本4.5万元,本年销售300件,B产品年末单位可变现净值为5.5万元。
注册会计师李欣在审计中发现X公司在2005年度未作存货跌价准备的转销和转回等会计处理。
  (6)X公司于2005年4月1日发行了3年期、面值为2000万元、债券票面利率8%的债券。X公司按1700万元的价格出售,折价按直线法摊销。2005年4月1日,A公司做了借记“银行存款”1700万元、“应付债券——债券折价”300万元,贷记“应付债券——债券面值”2000万元的会计处理。年底编制会计报表时,X公司未对该笔发行债券业务做进一步处理。
  (7)X公司2001年1月1日以货币资金方式对W公司投资10000万元,取得了W公司股权的48%,采用权益法核算。由于W公司连续亏损,2001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 31日四年间,X公司按48%的比例累计已承担了W公司4800万元的亏损。2005年1月 1日,由于W公司增加了新的投资者和资本,使X公司在W公司的持股比例由原先的 48%下降到10%,X公司因此将对此笔投资的核算方法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冲销了 2001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按权益法核算期间已计入投资损失中的相应于38%的部分,共计3800万元,相应地调整为2005年度的投资收益。
  (8)X公司与Z公司均系U公司的子公司,两公司之间并无投资关系。李欣在审计中发现X公司与Z公司经批准于2005年8月1日签订协议进行债务重组。协议规定X公司以其持有的账画余额为500万元、当日市价为400万元、已提跌价准备60万元的短期股票投资支付所欠Z公司的800万元货款。交易双方已于当月办妥相应的法律手续。X公司对此笔交易作了如下会计处理(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借记“应付账款——Z公司” 800万元、“短期投资跌价准备”60万元,贷记“短期投资”500万元、“营业外收入” 360万元。
  (9)X公司于2000年初为K公司向银行借款100万元提供担保。2005年10月借款到期时,因K公司经营严重亏损,已进入破产清算阶段,无力偿还已到期的该笔银行借款。贷款银行因此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X公司承担连带偿还责任,支付借款本息120万元。2006年2月20日,法院终审判决贷款银行胜诉,由X公司支付借款本息120万元,并于2006年2月28日执行完毕。X公司在2005年度未对该诉讼案件作相应的会计处理,也未进行披露。
  要求:
  (一)假定不考虑重要性,请分别针对以上每种情况,分析X公司的会计处理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如认为符合,请简要说明理由,如认为不符合,亦请简要说明理由,并列示相应的审计调整分录,列示调整分录时无需考虑增值税(增值税税率为17%)以外的其他税费,也不考虑损益结转和调整对所得税的影响;
  (二)在考虑重要性的情况下,请分别考虑上述每种情况,确定注册会计师是否需要建议X公司调整(如果有)。如认为无需建议调整,请简要说明理由;如果认为需要建议调整,指出在X公司不接受调整建议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发表何种类型的审计意见;
  (三)综合分析所述各种情况,在X公司均不接受审计意见的情况下,确定这些情况对 X公司的资产的影响额,并基于这一影响,作为注册会计师,确定应出具何种意见类型的审计报告;
  (四)综合分析所述各种情况,在X公司均不接受审计意见的情况下,确定这些情况对 X公司的利润总额的影响额,基于这一影响,作为注册会计师,确定应出具何种意见类型的审计报告;
  (五)假定X公司接受了注册会计师关于问题(1)、(2)、(3)、(5)、(7)、(9)的处理建议,但拒绝接受关于问题(4)、(6)、(8)的处理建议,请代为确定审计意见的类型,并代为起草审计报告的说明段。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一): (1)分析:尽管商品于2006年退回,但由于销售发生于被审计年度,X公司发生的销售退回事项属于需要调整会计报表的期后事项。审计调整分录为: 冲回原已确认的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纳的增值税及应收账款: 借:主营业务收入 135.04万元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2.96万元 贷:应收账款——甲公司 158万元 冲回原已结转的成本: 借:存货 120万元 贷:主营业务成本 120万元 (2)分析: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中有关非货币性交易的规定,在不考虑坏账准备的情况下, X公司应按换入应收账款的原账面价值作为换入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并将换出全部应收账款的全部账面价值(在不考虑坏账准备的情况下,账面价值即为账面原值)加上应支付的全部税费(本题不考虑)减去换入应收账款入账价值后的差额,按照换入其他资产公允价值占全部其他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进行分配。依据这一规定,X公司应作的会计处理为: 借:应收账款——J公司 60万元 固定资产——A (80-60)×15÷(15+10)=12万元 固定资产——B (80-60)×10÷(15+10)=8万元 贷:应收账款——K公司 80万元 可见,X公司的会计处理不符合会计制度的规定。由于交易发生于2005年12月,调整分录不涉及累计折旧。审计调整分录为: 借:营业外收入 5万元 贷:固定资产 3(固定资产A)+2(固定资产B)=5万元 (3)分析:未能及时取得保险公司的赔偿款不能成为不作会计处理的理由。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当发生固定资产毁损等情况时,应通过“固定资产清理”账户进行账务处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9万元 累计折旧 36万元 贷:固定资产——运输卡车 45万元 在交通管理部门进行处理后,企业应进一步作下列会计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 7.2万元 营业外支出 1.8万元 贷:固定资产清理 9万元 在注册会计师在列示审计调整分录时,应将以上两个分录合并。列示的审计调整分录为: 借:累计折旧 36 万元 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 7.2万元 营业外支出 8万元 贷:固定资产——运输卡车 45万元 (4)分析:按会计制度规定,X公司在没有转让或出售建筑物的情况下不应对评估增值进行账务处理。X公司的做法虽然不影响2005年度损益,但无疑导致“固定资产”和“资本公积”项目的虚增。另外,由于评估发生在2005年12月,无须对累计折旧进行调整。调整分录如下: 借:资本公积 249万元 贷:固定资产 249万元 (5)分析:按先进先出法的要求,本年销售的1500件A产品应包括期初库存产品1000件和本年生产的2000件中的500件,从而期末库存的1500件产成品均应视为本年生产的。在这一前提下,既然期初库存产品均已出售,应转销对期初库存产品计提的(2- 1.5)×1000=500万元跌价准备。A产品期末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成本,应计提跌价准备(1.8-1.7)×1500=150万元。 B产品年初库存800件,应将本年销售的300件视同年初库存产品,应转销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5-4)×300=300万元;B产品年末库存2500件,单位可变现净值5.5万元,既高于年初库存部分的单位成本5万元,又高于本年生产部分的单位成本4.5万元。按会计制度规定,X公司应将原对年初库存产品计提且尚未转销的跌价准备(5-4)×500=500万元转回,无须对本期生产的产品计提跌价准备。 综上所述,L公司应转销存货跌价准备500+300=800万元,转回存货跌价准备500万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50万元。合并减少2005年末存货跌价准备500+300+500-150=1150万元。审计调整分录为: 借:存货 1150万元 贷:管理费用 1150万元 (6)分析:X司在发行债券时所作的会计处理是正确的,但年底编制会计报表时未按规定对折价部分进行摊销,这将导致虚减2005年度财务费用,并虚减2005年度应付债券余额。相应的审计调整分录为: 借:财务费用 195万元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2000×8%×9÷12=120万元 ——债券折价 (2000-1700)÷3×9÷12=75万元 (7)分析:按照《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规定,权益法改按成本法核算时,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应保持不变。由于X公司的处理违反了这一规定,致使其2005年度资产总额虚增3800万元,利润总额虚增3800万元。审计调整分录为: 借:投资收益——W公司 3800万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W公司 3800万元 (8)分析:上述业务既属于债务重组,又属于关联方交易。按会计制度的规定,X公司应将短期投资账面价值与所抵偿的账务之间的差额:800-(500-60)=360万元计入资本公积科目而不应确认为营业外收入。X公司的做法导致其当年资产负债表中的“资本公积”项目减少360万元,利润表中的“营业外收入”项目虚增360万元,进而导致“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以及相应的“盈余公积”项目均发生虚增。审计调整分录为: 借:营业外收入 360万元 贷:资本公积 360万元 此外,由于上述交易属于关联方交易,X公司还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 (9)分析:所述情况属于需要调整2005年度会计报表的期后事项。注册会计师列示的审计调整分录为: 借:营业外支出——担保损失 120万元 贷:其他应付款——贷款银行 120万元 (二): (1)因涉及的错报金额高于会计报表项目的重要性水平,应建议X公司调整。如不调整,因涉及的错报金额低于会计报表层的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可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2)所引起的错报金额低于所涉及的会计报表项目的重要性水平,无须建议调整。 (3)因涉及的错报金额高于会计报表项目的重要性水平,应建议x公司调整。如不调整,因:涉及的错报金额低于会计报表层的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可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4)因涉及的错报金额高于会计报表项目的重要性水平,应建议X公司调整。如不调整,因涉及的错报金额低于会计报表层的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可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5)因涉及的错报金额高于会计报表项目的重要性水平,应建议X公司调整。如不调整,因涉及的错报金额高于会计报表层的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6)因涉及的错报金额高于会计报表项目的重要性水平,应建议X公司调整。如不调整,因涉及的错报金额低于会计报表层的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可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7)因涉及的错报金额高于会计报表项目的重要性水平,应建议X公司调整。如不调整,因涉及的错报金额不仅远高于会计报表层的重要性水平,而且达到了X公司未审利润总额的38%,注册会计师应出具“否定意见”审计报告。 (8)因涉及的错报金额高于会计报表项目的重要性水平,应建议X公司调整。如不调整,因涉及的错报金额高于会计报表层的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9)因涉及的错报金额高于会计报表项目的重要性水平,应建议x公司调整。如不调整,因涉及的错报金额低于会计报表层的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可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三): 情况(1)导致X公司的资产(存货)虚增38万元; 情况(2)导致X公司的资产(固定资产)虚增5万元; 情况(3)导致X公司的资产(固定资产)虚增45-36-7.2=1.8万元; 情况(4)导致X公司的资产(固定资产)虚增249万元; 情况(5)导致X公司的资产(存货)虚减1150万元; 情况(6)不涉及资产; 情况(7)导致X公司的资产(投资)虚增3800万元; 情况(8)不涉及资产; 情况(9)不涉及资产。 以上情况合计导致X公司的资产总额虚增2943.8万元,占审定后的资产总额60000- 2943.8=57056.2万元的比例为5.16%,注册会计师应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四): 情况(1)导致X公司的利润虚增15.04万元; 情况(2)导致X公司的利润虚增5万元; 情况(3)导致X公司的利润虚增1.8万元; 情况(4)不涉及利润; 情况(5)导致X公司的利润虚减1150万元; 情况(6)导致X公司的利润虚增195万元; 情况(7)导致X公司的利润虚增3800万元; 情况(8)导致X公司的利润虚增360万元; 情况(9)导致X公司的利润虚增120万元。 以上情况合计导致X公司的利润总额虚增3346.84万元,占审计后的利润总额10000- 3346.84=6653.16万元的比例为50.30%,注册会计师应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五): 根据以上分析,(4)、(6)、(8)三个事项使X公司的净资产虚增249万元,利润总额虚增555万元,注册会计师应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代为起草的说明段如下: 在审计中我们发现,X公司于2005年度将生产车间的评估增值249万元计入固定资产项目;没有于2005年未按规定对应付债券计提应计利息120万元和摊销债券折价75万元;将债务重组事项因债权人豁免的360万元确认为营业外收入。 我们认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X公司的重估增值不应入账,发行的债券应‘按年计提利息并摊销发行折价,债务人豁免的债务应计入资本公积项目,但X公司没有接受我们的调整建议。如果X公司执行这些规定,其资产总额将减少249万元,利润总额将减少55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