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如何治疗股骨颈骨折?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1)外固定:适用于外展型和中间型骨折,一般多采用患肢牵引或抗足外旋鞋8~12周,防止患肢外旋和内收,需3~4个月愈合,极少发生不愈合或股骨头坏死。但骨折在早期有错位的可能,故有学者主张以采用内固定为妥。目前石膏外固定已很少应用,仅限于较小的儿童。
(2)内固定:内固定适应证最广,对绝大部分内收型骨折均适用,一般需4~6个月愈合。骨折愈合后仍应继续观察直至术后5年,便于早期发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目前有条件的医院在电视x光机的配合下,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若无X光机设备,也可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在内固定术之前先行手法复位,证实骨折断端解剖复位后再行内固定术。
内固定的形式很多,归纳约有以下四种类型:①Smith-Petersen三刃钉内固定,自1929年Smith-Petersen首次创用三刃钉以来,使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显著提高,至今仍为常用的内固定方法之一;②滑动式内固定,现有各种不同式样的压缩钉或针,压缩钉或针可在套筒内滑动,当骨折线两侧有吸收时,钉向套筒内滑动缩短以保持骨折端密切接触,早期承重更利于骨折端的嵌插;③加压式内固定,此种内固定物带有压缩装置,能使骨折端互相嵌紧以利于愈合,常用的有Charnley带有弹簧的压缩螺丝钉和Siffert使用的螺丝栓等;④多针(或钉)内固定,根据股骨上端骨结构和生物力学原则插入2~4根螺丝钉或钢钉,不但固定牢靠,而且可减少对股骨头的损伤,如Moore或Hagia针等。总之,内固定形式多种多样。
(3)内固定同时植骨:对于愈合较困难或陈旧性骨折,为促进其愈合,可于内固定时植骨。植骨方法有两种:①游离植骨,如取腓骨或胫骨条由大转子下插入股骨头,或用松质骨填充骨缺损等;②带蒂植骨,较常用的是缝匠肌蒂骨瓣植骨术。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进展,已开展带血管蒂植骨术,如旋髂深动脉骨瓣的骨移植术。
(4)截骨术:对于愈合较为困难或一些陈旧性骨折的病人可选择施行截骨术,如转子间截骨术或转子下截骨术。截骨术具有手术操作容易、患肢缩短少、有利于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等优点。
(5)人工关节置换术: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适应证包括七个方面。①60岁以上老年人的股骨颈头下型骨折,移位明显,愈合有困难;②股骨颈头下型粉碎性骨折;③股骨颈陈旧性骨折不愈合;④不能配合治疗的股骨颈骨折病人,如偏瘫、帕金森病病人或精神病人;⑤成人特发性或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范围大,而髋臼损伤不重,用其他手术又不能修复者;⑥不应行刮除植骨术的股骨颈良性肿瘤;⑦股骨颈原发性或转移的恶性肿瘤或病理性骨折,为减轻病人痛苦,可以行手术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