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______是一种最常用的结构化分析工具,它从数据传递和加工的角度,以图形的方式刻画系统内数据的运行情况。通常使用______作为该工具的补充说明。
单选题
  • A.数据流图
  • B.数据字典
  • C.E-R图
  • D.判定表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数据流图是一种最常用的结构化分析工具,它从数据传递和加工的角度,以图形的方式刻画系统内数据的运行情况。数据流图是一种能全面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它可以用少数集中符号综合地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处理和存储的情况。 通常使用数据字典对数据流图加以补充说明。数据字典是以特定格式记录下来的、对系统的数据流图中各个基本要素的内容和特征所做的完整的定义和说明。
单选题
  • A.数据流图
  • B.数据字典
  • C.E-R图
  • D.判定表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单选题 用户界面设计中,设计原则不正确的是______。
  • A.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信息和功能
  • B.减少用户的记忆负担
  • C.保持界面一致性
  • D.置用户于控制之下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用户界面设计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它必须遵循一些“良好设计”的指导原则,下面是一些关键的用户界面设计原则: ①用户控制。人机界面设计首先要确立用户类型。划分类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视实际情况而定。确定类型后要针对其特点预测他们对不同界面的反应。这就要从多方面设计分析。用户应当感觉系统的运行在自己的控制之下。在图形界面或基于Web的界面中,用户指导程序的每一步执行;即使在程序进行某些处理或用户等待输出结果时,用户同样保持对控制的敏感度。 ②信息最小量。人机界面设计要尽量减少用户记忆负担,采用有助于记忆的设计方案。 ③帮助和提示。要对用户的操作命令做出反应,帮助用户处理问题。系统要设计有恢复出错现场的能力,在系统内部处理工作要有提示,尽量把主动权让给用户。 ④媒体最佳组合。多媒体界面的成功并不在于仅向用户提供丰富的媒体,而应在相关理论指导下,注意处理好各种媒体间的关系,恰当选用。 ⑤界面一致性。一致性要求用户界面遵循标准和常规的方式,让用户处在一个熟悉的和可预见的环境之中,这主要体现在命名、编码、缩写、布局,以及菜单、按钮和键盘功能在内的控制使用等。 ⑥界面容错性。一个好的界面应该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允许用户进行实验和出错,使用户在出现错误时能够方便地从错误中恢复。 ⑦界面美观性。界面美观性是视觉上的吸引力,主要体现在具有平衡和对称性、合适的色彩、各元素具有合理的对齐方式和间隔、相关元素适当分组、使用户可以方便地找到要操作的元素等。 ⑧界面可适应性。界面可适应性是指用户界面应该根据用户的个性要求及其对界面的熟知程度而改变,即满足定制化和个性化的要求。所谓定制化,是在程序中声明用户的熟知程度,用户界面可以根据熟知程度改变外观和行为;所谓个性化,是使用户按照自己的习惯和爱好设置用户界面元素。
单选题 以下关于需求管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 A.需求管理是一个对系统需求及其变更进行了解和控制的过程
  • B.为了获得项目,开发人员可以先向客户做出某些承诺
  • C.需求管理的重点在于收集和分析项目需求
  • D.软件开发过程是独立于需求管理的活动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需求管理是一个对系统需求变更、了解和控制的过程。需求管理过程与需求开发过程相互关联,当初始需求导出的同时就启动了需求管理计划,一旦形成了需求文档的初稿,需求管理活动就开始了。 关于需求管理过程域内的原则和策略,可以参考: ①需求管理的关键过程领域不涉及收集和分析项目需求,而是假定已收集了软件需求,或者已由更高一级的系统给定了需求。 ②开发人员在向客户以及有关部门承诺某些需求之前,应该确认需求和约束条件、风险、偶然因素、假定条件等。 ③关键处理领域同样建议通过版本控制和变更控制来管理需求文档。
单选题 软件设计阶段的度量考虑了架构层次、构件层次和界面设计层次的问题,其中构件层次的设计度量集中于软件构件的内部特性,______不属于构件层次设计度量。
  • A.模块内聚
  • B.模块耦合
  • C.布局恰当性
  • D.复杂度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构件层次设计度量主要考虑模块的独立性问题,这包括内聚、耦合和复杂度。
单选题 复用应该是每个软件过程都不可缺少的部分。下列制品,不属于复用候选的软件制品是______。
  • A.项目计划
  • B.体系结构
  • C.用户界面
  • D.用户需求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解析] 在软件复用的过程中,有高级的复用,如项目计划和体系结构的复用;也有低层的复用,如代码复用和界面复用等。显然,用户需求是用户自己的对软件的一些要求和目标,这是不能复用的。
单选题 面向功能的软件度量使用软件所提供功能的测量作为规范化值。下面关于面向功能的软件度量方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 A.面向功能度量是由Albrecht首先提出来的,他建议采用基于功能点的测量
  • B.功能点是基于软件信息领域的可计算的(直接的)测量及软件复杂性的评估而导出的
  • C.“功能”不能直接测量,所以必须通过其他直接的测量来导出
  • D.“用户输入数”和“用户输出数”不属于面向功能的软件度量需要考虑的因素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解析] 面向功能的软件度量是对软件和软件开发过程的间接度量,注意力集中于程序的功能性和实用性,而不是对LOC计数。该度量是由Albrecht首先提出来的。他提出了一种叫做功能点方法的生产率度量法,该方法利用有关软件数据域的一些计数度量和软件复杂性估计的经验关系式,导出功能点FPs(Function Points)。 功能点通过填写图表格来计算。首先要确定5个数据域的特征,并在表格中相应位置给出计数。数据域的值以如下方式定义: ①用户输入数:每个用户输入应是面向不同应用的输入数据,对它们都要进行计数。输入数据应区别于查询数据,它们应分别计数。 ②用户输出数:各个用户输出是为用户提供的面向应用的输出信息,它们均应计数。在这里的“输出”是指报告、屏幕信息、错误信息等,在报告中的各个数据项不应再分别计数。 ③用户查询数:查询是一种联机输入,它引发软件以联机方式产生某种即时响应。每一个不同的查询都要计数。 ④文件数:每一个逻辑主文件都应计数。这里的逻辑主文件,是指逻辑上的一组数据,它们可以是一个大的数据库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一个单独的文件。 ⑤外部接口数:对所有使用来将信息传送到另一个系统中的接口(即磁带、磁盘和可读写光盘上的数据文件)均应计数。 一旦收集到上述数据,就可以计算出与每一个计数相关的加权复杂性值。
单选题 某个系统在开发时,用户已经定义了软件的一组一般性目标,但不能标识出详细的输入、处理及输出需求;开发者也可能暂时不能确定算法的有效性、操作系统的适应性或人机交互的形式。在这种情况下,采用______开发最恰当。
  • A.瀑布模型
  • B.迭代模型
  • C.原型模型
  • D.螺旋模型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从试题描述来看,用户对软件的需求并不明确,而且开发人员对算法也不确定,因此,适合使用原型模型。通过开始设计的原型,来明确用户的需求,来探索算法的有效性。通过原型的运行,来分析操作系统的适应性,以及分析人机交互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