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说明市场失灵及原因。
市场失灵指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下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情形。 理论上, 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 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做不到这一点, 而出现市场失灵的问题。 造成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包括: 垄断、 公共物品、 外部性以及信息不对称等方面。
(1) 垄断。 市场机制因为垄断厂商的存在, 往往不能达到完全竞争的状态。在垄断市场上, 由于企业的边际收益与平均收益分离, 所以价格高于边际成本。 社会给予商品的边际评价是消费者支付给商品的价格, 而社会为生产该商品支付的边际成本为企业的边际成本。 这时, 尽管消费者之间仍可以实现有效率的交换, 但社会并不能用最低的成本向消费者提供最需要的商品组合。 此外, 垄断还可能造成其他的社会成本, 例如寻租行为以及完全垄断厂商缺乏降低成本和进行技术革新的动力等。 垄断的存在会导致资源配置缺乏效率以及无谓的经济损失。
(2) 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使得通过市场交换获得公共物品的消费权力的机制失灵。 对于追求最大利润的私人企业而言, 生产者必须能把那些不付钱的人排斥在消费商品之外, 否则它就很难弥补生产成本。 由于非排他性, 公共物品一旦被生产出来, 每一个消费者可以不支付就获得消费的权力。 这就是说, 在消费公共物品时, 每一个消费者都可以做一个免费乘车者, 造成公共物品市场供给不足。 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使得私人供给的社会成本增加, 而社会利益得不到发挥。
(3) 外部性的影响。 外部性的存在会使生产者或消费者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 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不相等, 按照市场的原则, 施加外部影响的经济当事人只会考虑他看到的收益和成本。 结果, 外部经济效果使得社会估价不等于社会成本,并且完全竞争的市场体系也没有提供一种机制, 让交易双方考虑对其他人所施加的经济效果, 从而导致市场资源配置失当。
(4) 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上的某些参与者拥有, 但另一些参与者不拥有的信息; 或指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一些, 另一方所掌握的信息少一些。 信息的不完全会扭曲市场供给, 导致逆向选择以及道德风险等问题的出现, 同样不利于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除了上述制约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以外, 市场结构不合理、非零交易成本、 相应的微观经济政策等因素也可能引起市场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