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1)孔德实证原则的基本内容 ①实证原则的主要含义 实证原则规定一切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只能是可观察、可检验的经验事实,而科学研究的任务就是客观地精确地描述和系统逻辑地分析经验世界的实际运行,通过探寻不同现象之间的稳定关系达到发现支配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从而做出合理预测的目的。该原则体现了这样的信念: a.科学是一切知识的基础; b.科学基于观察而不是臆测; c.科学研究应保持价值中立避免主观偏见; d.科学理论必须逻辑严密并得到经验证据的支持。 ②孔德认为,在社会科学领域排斥自然科学方法是难以成立的,因为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虽然社会现象比自然现象复杂。一切现象都可被看作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我们的思想和研究的一切努力,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发现这些规律,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都是一种外在于人们情感意志的客观现象,都是可以观察、实验和对比的经验事实。 ③孔德坚持实证方法的一个原则是:只问“是什”么,不问“应当是什么”。其实质是在对经验事实的观察中排斥主观评价,或者说是克服观察者的价值评价,而应仅仅从客观事实本身去把握它的客观规定性。在这个意义上,孔德曾把他创立的社会学称为“社会物理学”。 ④孔德特别强调实证方法的相对性。孔德认为,社会学不去追问现象之下的终极本质和普遍规律,而是直接面对经验现象本身,因此社会学采用的方法和得出的知识都不具有绝对性,而是直接关于具体社会事实的相对性知识。 (2)积极意义与局限性 ①积极意义 孔德一方面强调社会学方法和知识的相对性,肯定与自然规律相同的社会规律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另一方面又认为社会规律只能来自于对变动不居事物的不断观察中,并且因为事物的变化和观察的发展,所获的包含着社会规律的实证知识也要发生变化。弘扬了科学的基本精神,指明了科学的局限性,推动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融合。 ②局限性 实证原则强调科学理论应该是客观地描述和整理事实,加之孔德主张一切现象都服从一些不变的规律,因此我们认为实证原则确实带有宿命论的色彩和保守主义的倾向,在思想上可能导致顺从和维护既定现实的弊端。 总之,这种被孔德认为是人类思维方式划时代变革的实证方法,尽管受到人们很多批评,但在当代社会学中仍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往往是一些社会学流派把自己同其他学科尤其同哲学区别开来的根本原则。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