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社会转型期失业现象的特点
伴随经济体制转型,我国开始进入高失业率阶段。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大规模产业结构调整期,与此伴生的是高失业这一极难解决的负面现象。主要表现为:
①失业的市场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下岗分流、实施再就业”强调的是失业和下岗人员“自谋职业”,过去那种把国家统一安排、截流进城民工作为解决失业的主要措施的做法已完全抛弃,用市场手段解决下岗和失业问题已成为目前的主要措施。但“单位制”的约束依然存在,下岗不表现为失业,是传统“单位制”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的表现。
②隐性失业问题。尽管目前国有和集体部门中大量富裕人员因效益不佳而大量下岗或失业,却依然有大量的富裕人员存在于国有和集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加上没有被列入失业率统计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这一数字是非常可观的。
③“所有制偏好”与“超预期偏好”现象。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又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就业现象:拥有大量下岗职工的企业却雇佣大量的临时工,而临时工主要来自农村或中小城镇,因此出现了很多大城市中外来务工者远比下岗工人多的现象。这是一种典型的“所有制偏好”或“超预期偏好”,为等待有保障和高工资的工作而宁愿放弃已经出现的低工资工作机会,使许多下岗人员长时期处于失业状态。
(2)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理论依据
“就业优先”战略是指我国应将就业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体系,并将它作为优先考虑和保障的目标。其实施的理论依据是劳动力市场发育要优先于其他要素市场;劳动者利益要适度优先于资本利益;降低失业率的调控政策要优先于反通货膨胀政策;有利于增加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政策成本要优先于其他财政支出给予安排;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就业岗位增加要优先于社会收入水平的提高。
将就业优先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有利于增加经济增长中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增加劳动者的收入,提高消费者的心理预期水平,增加消费,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情和劳动力廉价的比较优势,从而更多地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资源的替代和劳动积累来增加社会财富。
(3)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对策选择
①宏观层次对策
宏观层次的对策是指立足于劳动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关系,从总体上设法控制劳动力供给数量、改善劳动力供给质量或扩大劳动力需求的各种措施。这方面的建议主要有:
a.实施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确保经济高速增长。在当前内需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应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的货币政策。在扩大政府投资,加大公共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增加就业机会的同时,通过放松贷款管制,降低利率,创造宽松的货币市场环境,扩大资本市场,降低企业融资的成本,刺激投资需求的增长,以创造新的就业。
b.全面调整经济结构,保障经济健康发展。通过大力发展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来建立新经济部门,开拓新市场,加强国内产业之间的联系,以此来促进和带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进而带动总就业的增长;针对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状况,在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积极扶持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c.调整城乡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要缓解农村的就业压力,就必须抓好“三农”问题。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切实体现农业的基础地位,通过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样做,可在伸展农民就业链的同时,还可依赖农村购买力的提高,扩大城市就业。
d.加强职业培训和介绍。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特征是劳动力过剩,但许多行业尤其是技术水平较高的新兴行业,却人才短缺。这种劳动力数量型过剩和质量型短缺,劳动者劳动技能与工作岗位不相适应的问题,迫切需要通过提高劳动者技术的手段解决。因此,通过加强失业和下岗职工的转岗培训,并加强职业介绍工作,形成多层次、全覆盖的职业介绍网络,建立健全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机制,将会提高再就业的效率。
②微观层次对策
微观层次的对策是指劳动者和企业为了配合失业治理而进行的行为和观念的转变。
a.转变劳动者就业观念。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形成了“重国有、轻集体、藐视个体”,追求工作轻松、职业固定、报酬优厚、离家较近为倾向的择业观。这种不良的就业意识,造成就业无门和空岗无人的强烈反差,加剧了失业程度。为减少就业意识和就业机会不匹配所形成的“自愿失业”现象,应设法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尽快形成与市场就业相适应的就业意识。
b.加强企业管理,减少非正常下岗。鉴于近年来职工下岗大潮中存在着大量非正常下岗的现象,即由于企业管理不善或经营者腐败造成企业亏损倒闭而形成职工下岗的现象,应通过加快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等措施,在强化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减少非正常下岗人员。
c.实行劳动分享制度。许多国家都提倡分享就业机会,当失业高峰来临之际,为防止社会的排他性,许多国家利用政策导向让大家分享就业机会,这是渡过失业高峰的一个短期办法。在目前我国初次就业压力和下岗职工再就业压力“叠加”的特殊时期,一定范围内实行劳动分享政策,缩短个人工作日时间,可以相对减少劳动力供给并相对增加劳动力需求,从而降低失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