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1)肺部浸润:表现为咳嗽、咯血、呼吸急促、哮喘、胸痛、胸腔积液等。在初诊时,约有1/3病例X线胸片中可见肺实质受累,出现网状结构或绒毛状浸润,也可见片状模糊阴影或弥漫性粟粒状改变,病变分布甚均匀,可被误诊为粟粒性肺结核。部分病例可出现肺不张、肺气肿、肺大疱、咳嗽、咯血,甚至发生呼吸衰竭。
(2)泌尿系统浸润:在疾病的后期,泌尿系统浸润可表现为蛋白尿,尿中可见红细胞、白细胞及管型,尿素氮和肌酐升高。患者出现颜面、下肢水肿、少尿,重者发展为尿毒症。
(3)肠道浸润:恶组细胞可浸润于空肠、回肠、回盲部、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和肠系膜淋巴结,表现为持续性或间歇性腹痛、腹泻、黏液或脓血便,有的患者每日大便次数可达十余次,有的患者表现为腹泻与便秘交替。病变可同时累及不同肠段,受累处局部增厚,形成肿块,向腔内外突出,导致局部肠腔狭窄;也可弥漫浸润,累及整个肠壁。肠道浸润可导致肠出血、坏死、溃疡和穿孔,而一旦发生肠穿孔则预后极差。
(4)心脏浸润:恶组细胞主要侵犯心脏间质,有的临床表现类似中毒性心肌炎,心电图示心肌损害,可出现心动过速,也可有Ⅰ~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奔马律、心房颤动和室性期前收缩等。
(5)鼻咽部浸润:鼻咽部被浸润时,鼻咽部可见肉芽肿,出现鼻塞、流黄水、鼻臭、鼻出血、鼻黏膜糜烂等表现。
(6)皮肤和皮下组织浸润:常见症状有出血性丘疹、红斑、大疱、斑块、结节、溃疡、皮下肿块、剥脱性红斑或大疱等。皮损多见于四肢,呈向心性分布,恶组细胞在真皮或皮下的血管周围呈片状浸润。皮肤型恶组往往起病较缓,病程较长,呈慢性经过。
(7)神经系统浸润:病变常累及第Ⅸ、Ⅹ、Ⅻ对脑神经,引起吞咽困难、眼球麻痹、失明等症状。病变累及脊髓时,表现为肢体麻木、瘫痪、排便障碍、根性神经痛、周围神经伴肢体感觉异常或截瘫等。另外,还可有脑膜炎、尿崩症和眼球突出等表现。
(8)浆膜浸润:可发生胸膜、心包、腹膜等浆膜炎症,临床表现为胸腔积液、腹水以及心包积液,渗出液可为纤维蛋白性或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