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加工题:阅读分析短稿,并按照稿件加工整理的规范进行编辑加工。
出版活动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精神文化资源、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流通传 播资源和市场资源是开展出版活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为了保证出版活动健康、 规范地开展,还必须由社会认可的、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或单位专门组织实施。
出版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编辑、复制和发行。
编辑工作通过对作者创作的作品进行选择、优化、改编,形成适合社会和出版 者需要的精神文化内容。
将出版物传送给消费者,要通过发行活动来完成,它是出版活动的内在动机与 目的。
作品中所含有的精神文化内容,要复制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以便向消费者广 泛传播。
出版活动通过出版物对社会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出版物的精神文化内容 上,要通过编辑工作来实现。由此可见,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编辑工作。既使远 在以雕版印刷作为主要复制方式的五代十国时期,也是如此。
编辑工作必须坚持质量第一,努力向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出版物。这就要求编 辑人员具备较高的语言文字能力,还必须在工作中发挥一丝不旬的职业作风。
社会主义出版工作必须自觉地正确处理两个效益的关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多出好书,坚决不出坏书,决不允许以牺牲经济效益为代价片面追求一时的社会效 益。
作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我国出版业是事业和产业的有机统一,不但具有 产业经济属性,而且富有文化创意价殖。我国出版业主要由出版单位、制作单位、 印刷复制单位和发行单位等构成,不包括出版专业教育单位和出版科研单位。
(1)知名度 → 资质
(2)、改编 → [删除]
(3)出版者 → 消费者(或读者)
(4)“作品中所……”段 → [前移一段]
(5)既使 → 即使
(6)五代十国时期 → 古代(或唐、宋等稍晚的朝代)
(7)一丝不旬 → 一丝不苟
(8)经济效益 → 社会效益
(9)社会效益 → 经济效益
(10)价殖 → 价值
(11)不包括出版专业教育单位和科研单位 → 也包括出版专业教育单位和科研单 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