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题
下面这篇文章是一个五年级学生所写的日记,请仔细阅读这篇习作,然后完成后面的题目。
买 菜
今天,我想吃西红柿鸡蛋汤和炒芦号。于是我对婆婆说:“婆婆,你给我几块钱,让我去买菜吧。”
我拿着钱,骑着自行车来到兰园菜场,啊!这里的人真多呀,人们川流不息。我使出吃奶的劲儿从人群中挤到前面,终于找到了卖芦号的滩位,这芦号又长又粗,摊位前几满了人。我灵机一动:先去买西红柿再去买芦号。于是,我来到卖西红柿的地方,卖西红柿的阿姨一看到我就笑眯眯地问:“小朋友,你要点什么?”我答道:“来三个西红柿!”“好嘞!”阿姨精心挑选了三个又大又红的西红柿装进袋子里,接着称了称,然后递给我,说:“一共三元五角。”我付了五元,她找给我一张崭新的一元纸币和一枚硬币。我回到卖芦号的摊位,这时已经走了好几个人。我站在队伍的后面,等呀等呀,终于轮到我了。我急切地跑过去,说:“来半斤芦号。”这位叔叔熟练而迅速地把芦号放进袋子,说:“两块钱。”我接过袋子,付了钱,说了声“THANKS”就跑出去把菜放进篮子,骑车回家了。
回到家,家长都夸我能干,我听了心里乐滋滋的。
问答题
22.对这篇习作进行比较全面的评价。
【正确答案】文章格式正确,卷面整洁,标点符号无明显错误。题材选自生活,中心突出,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就结构而言,段落层次较为清晰,根据事情的发展顺序层层铺叙,层次分明;开头和 结尾互相呼应,过渡较为自然;语言表达较为通顺。不足之处是个别地方还存在错别字,如“芦蒿”的“蒿”写成了“号”,“挤满了人”写成了“几满了人”等;个别词语运用不当,如“灵机一动”写成了“机灵一动”等。此外,作者的语言表达还有待提高,很多地方的表达过于口语化,不过也体现出了小学生作文的活泼性。(结合文章结构、语言、中心等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解析】
问答题
23.为这篇习作写一则简短的评语。
【正确答案】你真能干,竟然能独立买菜了,真了不起啊,老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可就比不上你。你的文章也写得不错,开头简明扼要,主体叙述详略得当,结尾和开头相呼应,虽然个别地方还存在错别字和用词不当,但仍不失为一篇佳作,继续努力,老师看好你哦!
【答案解析】
问答题
24.悬念式导入法是课堂导入方法之一。悬念可以使人萌发出期待心理,从而产生扣人心弦的诱惑力,激起欲知其详的渴望。用设置悬念的方法开讲,可以有效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既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上,给教学过程增添活力。请以《拿来主义》为例,运用悬念导入法导入新课。
【正确答案】《拿来主义》一课的导入:
同学们课外阅读兴趣甚浓,阅读的范围比较广泛。半个学期以来,据初步统计,全班看的杂志种类多达六七十种。科技作品且不说,但但中外文学作品也有二百七十多本。其中有唐宋诗词、《三国演义》《水浒传》《明清笔记小说选编》,有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巴尔扎克的《高老头》,雨果的《悲惨世界》等,个别同学还看《西厢记》。有一个同学半个学期课外阅读书籍达四十多本。大家这种读书的积极性是好的,应该肯定,应该表扬。然而,你们可曾想过,对待这些古代的与外国的文化遗产应采取怎样的态度才是正确的呢?是一概接受,还是全盘否定,还是采取审慎加分析的态度?今天我们学习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一文,就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受到教育。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