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
.某商业广场B区工程为框架结构,建筑面积115993.56m2,工程造价11800万元。B2区地上中厅4层天井的顶盖,原先设计为观光井,后建设方提出变更,2018年6月22日,设计单位下发变更通知单,将观光井改为现浇混凝土梁、板、柱。
B2区中厅4层天井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于2018年8月10日编制。8月15日某劳务公司工地负责人刘某在没有见到施工方案的情况下,安排架子班按照常规搭设方法开始搭建模板支撑体系,并于28日基本搭建完毕。9月4日上午,建筑公司项目部施工员张某、该公司安全员陈某、劳务公司负责人杨某和监理张某对B2区中厅4层天井模板支撑体系搭设情况进行验收,认为合格。
2018年9月5日上午8点,项目部施工员史某、监理张某、劳务公司负责人杨某等人再次对搭设情况进行验收,认为合格。10点时,甲方驻工地代表焦某组织总监代表尹某、建筑公司工程部技术负责人张某项目部执行经理赵某、项目部施工员史某、劳务公司负责人杨某和陈某等人对搭设情况进行验收,当时提出脚手架架体稳定性不好,需继续加固。下午,杨某和陈某等人对支撑体系进行了加固。9月6日早饭后,陈某带领5名架子工继续加固支撑体系。7点左右,混凝土班长张某通知准备浇混凝土。8点时,张某在没有给工人进行技术交底的情况下,带领23名工人到B2区裙房4层顶,准备为中厅4层天井顶盖进行混凝土浇筑。因商品混凝土未运输到位,8点30分左右,劳务公司工长张某又问项目经理能不能浇筑混凝土,项目经理说可以,随后张某做了分工,并安排杨某先浇中厅顶板,再浇四周顶板,最后浇中厅的大梁。9点左右,总监代表尹某在医院电话了解到模板支撑体系没按要求进行加固,当即电话通知现场监理于某下发工程暂停令,于某打印好后签上总监的名字,交给项目部的资料员王某,王某收到后代签了项目经理名字,便把工程暂停令放在项目经理的办公桌上离开。9点30分左右,模板支撑体系加固完毕,杨某检查后对陈某提出了立杆间距稀,应在梁的下面增加立杆。陈某认为增加立杆不好往里顺杆,且加立杆的时间最少2d,杨某没表示反对,这时泵车已到,10点开始浇混凝土。14时左右,项目部工长张某发现钢管已经弯曲,模板支撑体系已经变形,便立即用对讲机向杨某汇报,杨某通过对讲机叫张某让工人加固,张某立即跑到楼顶让工人停止混凝土浇筑,赶快撤离,但工人并未停止作业。14点25分左右,正在干活的工人只有3名跟张某向东跑,刚跑出不到2m,中厅4层天井的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了。
此次事故造成6人死亡,10人受伤。事故发生后,施工总承包单位现场有关人员于2h后向本单位负责人进行了报告,施工总承包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1h后向当地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进行了报告。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问答题
19. 试分析引起模板支架体系坍塌事故的直接原因。
【正确答案】引起模板支架体系坍塌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劳务公司在没有施工方案的情况下,安排架子班按常规搭设方法搭建模板支撑体系,由于B2区地上中厅4层天井顶盖的模板支撑体系刚度不够,承载力不足,且混凝土浇筑工艺安排不合理,造成施工荷载相对集中,加剧了模板支撑体系的局部失稳,最终导致坍塌事故。
【答案解析】 本案例第1问考查的是引起模板支架体系坍塌事故的原因分析。引起模板支架体系坍塌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劳务公司在没有施工方案的情况下,安排架子班按常规搭设方法搭建模板支撑体系,由于B2区地上中厅4层天井顶盖的模板支撑体系刚度不够,承载力不足,且混凝土浇筑工艺安排不合理,造成施工荷载相对集中,加剧了模板支撑体系的局部失稳,最终导致坍塌事故。引起模板支架体系坍塌事故的间接原因有:(1)劳务公司现场负责人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重大事故预兆没有及时采取果断措施,让工人立即撤离,现场指挥失误。(2)劳务公司未按规定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未按规定对工人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培训,未向班组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3)建筑公司对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技术交底内容不清,针对性不强,而实际未得到有效执行。(4)项目部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未认真组织整改、验收,在重大隐患还没有得到整改的情况下就在混凝土浇筑令上签字。(5)项目经理、执行经理、技术负责人、工长等相关管理人员未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对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完毕后未组织严格的验收和把关工作。(6)监理公司监理员越权签发混凝土浇筑令,总监代表没有按规定程序下发暂停令,而且对下发暂停令后工地仍未停工的情况没有及时地追查原因加以制止,监督不到位。
问答题
20. 简述针对此次事故的预防对策。
【正确答案】针对此次事故的预防对策如下:
(1)严格执行相关的规范、标准编制施工方案,并按规定的编制、审核、审批程序进行严格把控,同时严格组织实施。
(2)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正确处理随时出现的不安全因素。
(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按要求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对施工现场安全的监督。
(4)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确保持证上岗,防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等行为发生。
(5)严格执行施工方案的操作程序,对主要部分用书面形式进行传达,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
【答案解析】 本案例第2问考查的是事故的预防。通过对近些年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的分析可知,引起事故原因主要是由于施工人员不按施工方案执行,或者没有方案就组织施工。从目前情况看,如果严格按照方案施工,基本上都能保证安全。从事故经过看,这起事故的发生并不是突然的,从发现支撑体系变形到倒塌有半个小时的时间,但工人安全意识差,没有自我保护意识,不听从指挥,所以应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此外,施工单位在施工程序上的安排不合理,没有严格的按照施工方案的程序执行,而是由工长口头传达,先浇筑中间板,后浇筑梁,造成局部荷载加大,使本已无法承受压力的支撑体系的变形进一步加快,最终导致整体坍塌。参建各方人员均应该吸取此次事故的教训并制定相应的对策,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具体预防措施详见本问答案。
问答题
21. 指出施工总承包单位报告事故的错误做法,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施工总承包单位报告事故的错误做法及其理由如下:
(1)错误做法:施工单位现场有关人员2h后向本单位负责人进行报告。理由:施工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2)错误做法:施工总承包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1h后向当地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报告。理由:施工总承包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h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答案解析】 本案例第3问考查的是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九条规定,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h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现为应急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现为应急管理部门)和负有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问答题
22. 简述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的内容。
【正确答案】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的内容有: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相关单位名称;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失踪、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事故的初步原因;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事故报告单位或报告人员。
【答案解析】 本案例第4问考查的是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的内容。《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 50656—2011)规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相关单位名称。(2)事故的简要经过。(3)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失踪、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4)事故的初步原因。(5)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6)事故报告单位或报告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出现新情况时,应及时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