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是什么?我国在对外直接投资中面临哪些风险?
(1)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可以从供给和需求及政治三个方面分析:
①在供给方面
a.降低生产成本。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生产要素禀赋资源不同,各国间存在着生产要素的成本差异。将产品的生产转移到生产成本更低的国家,可有效提升竞争力。降低生产又可分为节约运输成本、降低原材料成本、降低劳动力成本三种动机。
b.获取自然资源。当企业的生产经营严重依赖某种自然资源,本国又严重缺乏该资源且进口该资源的成本较大,企业就会在主要拥有该自然资源国进行直接投资,以保证资源的供应。
c.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形成全球生产销售网,实现资源的全球优化配置,获取规模经济效益。
d.获得关键技术。当对外直接投资进入具有技术优势的国家和地区,在当地建立生产设施,通过技术外溢、人员流动等手段,迅速获得技术发展的最新信息,利用国外的新技术和工艺。
②在需求方面
a.占领或扩大市场份额。由于母国市场竞争激烈,或东道国政府为了保护当地的企业采取市场准入限制措施,企业只能通过当地投资,就地生产销售,来占领扩大市场份额。
b.企业通过内部化经营来保持竞争优势。当企业在技术、管理等方面拥有独特优势时,为了保持对核心资源的控制,企业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来维持上述优势。
c.顾客流动性。当企业客户到国外投资设厂,企业会跟随客户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以维持相互间的关系,防止东道国竞争者取代自己的地位。
③在政治因素方面
a.避免贸易壁垒。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可避免由于出口等进入方式各种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
b.利用投资鼓励措施。由于国际直接投资的积极作用,东道国政府会对外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提供很多优惠措施、配套的投资环境,企业为了享受优惠待遇,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2)我国在对外直接投资中面临的风险
①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由于经营环境的变化以及企业自身机制体制存在的问题,给企业经济活动造成损失的可能。经营环境的风险包括市场需求风险、资金链风险、以及汇率风险等。企业自身机制体制方面的风险是指由于企业自身治理结构、机制体制不完善所产生的风险。
②政治、法律风险
政治风险是因投资者所在国与东道国政治环境发生变化、政局不稳定、政策法规发生变化给投资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政治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战争和内乱风险、国家主权风险、征收风险、政策变动风险。
法律风险是指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由于东道国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给企业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③社会风险
社会风险是指与东道国的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与态度、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给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带来的不确定性。对外直接投资的社会风险还包括企业社会责任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