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幼儿园变成了“药儿园”,西安等地幼儿园给孩子喂食“病毒灵”的事件引起轩然大波,也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诸多反思。这次“病毒灵”事件带来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不仅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健康,也让家长对幼儿园的管理机制、政府的监管能力等产生了疑问,使药品安全问题和校园安全问题再度成为社会重点关注的领域。
我认为,之所以出现幼儿园喂食孩子“病毒灵”这种恶性事件,有如下多方面的原因:
第一,经济利益的驱使是喂药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为了减少孩子因生病缺勤而退费的情况,幼儿园园长和老师利欲熏心,缺乏基本的道德底线和法律意识,不考虑幼儿健康而随意喂食处方药。
第二,公共管理部门尤其是教育部门和医疗卫生部门在对幼儿园的管理上存在失职。当前,各地教育部门对学前教育监管不力,对幼儿园的办学资质、人员素质、安全状况、内部管理等各方面都缺少监督和检查;医药监管的长期疏忽更使该幼儿园长期给孩子喂食处方药而无人察觉。
第三,我国整体教育资源缺乏,教育体制不完善,学前教育投入不足,导致学前教育成为整个教育的短板。现有的公办幼儿园满足不了孩子的入园需求,而民办幼儿园过于市场化、管理混乱、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尤其是儿童医疗卫生人员短缺,使得幼儿园、学校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水平难以达到要求,为幼儿园的喂药行为大开方便之门。
第四,食品药品安全制度不完善,处方药的流通存在漏洞。目前我国关于药品管理的法律不断在修改,但对处方药的生产、流通及销售等环节一直缺乏有效约束,从购药、保存到服用环节无人监管,导致“喂药”事件屡屡发生。
第五,面对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我国的法律还有待完善。比如幼儿园的喂药行为,从法律上说存在难定罪的问题。违法成本低使涉事人员敢于喂药牟利,法律惩戒起不到震慑作用。
第六,儿童自我保护意识缺失,家长安全意识淡薄,且不注重与孩子的沟通,导致幼儿园的喂药行为持续几年才被发觉。
想要系统解决类似问题,必须多管齐下,从教育投入、药品制度、学校与幼儿园管理、师资和家长意识引导等多方面入手。
第一,政府应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从政策、资金、舆论导向多方面大力扶持优质的民办幼儿园,树立典型模范、取缔不合格幼儿园。通过就业引导、出资培训、号召教育等手段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保障师资质量。
第二,教育管理部门应完善学前教育管理机制,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督管理,完善办园的规章制度。严格审查幼儿教育办学资格;对从业人员进行资格考试、定期考评、业务培训、师德教育;将民办幼儿园纳入政府日常监管体系,随时抽查、切实监督。
第三,完善食品药品安全制度,从各个环节加强对处方药的管理。同时,药监部门不能只在事后进行补救,而要把工作做在前面,预防此类恶性事件发生。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提高违法成本,对带来恶劣社会影响的违法事件加大打击力度、从严从重处理。
第四,加强政府有关部门对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监管。集中强化培训一批高素质人员进入幼儿园保健医生队伍中;倡议大医院与幼儿园建立合作关系;医学院加大儿科专业毕业生的培养,充实儿科医生队伍。
第五,幼儿园内部管理需建立严格的法人或者一把手责任追究制度,如发生伤害幼儿的行为,要严格追责,要让管理者有所畏惧。
第六,加强针对幼儿和家长的安全防范教育,多宣传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提倡家长们参与幼儿园的日常管理、检查、评价,从而发挥家长们的监督作用,切实保障幼儿权益和安全。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