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1)增加血氧含量,提高血氧分压: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b)含量是相对固定的,且常压下吸空气时氧合血红蛋白(HbO2)的饱合度已达97%左右,此时并无多大增加运氧能力的空间。高压氧下,随着治疗压力的不断增高,溶解在血浆中的氧量也会成正比例增加。因此,高压氧治疗主要是增加血浆中的物理溶解氧。在0.3MPa氧下溶解氧量比常压吸空气时增加21倍,可以实现无血生存。也就是说,此时去除全部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机体也可依靠溶解在血浆中的氧气保证生存需要。
(2)提高血氧弥散能力:高压氧下氧分子数量增加,血氧分压升高,氧从毛细血管向组织的弥散能力增强,弥散距离增加,有利于改善组织缺氧。
(3)机体储氧量增加:常温常压下,每千克组织储氧13mL,耗氧量为3~4mL/(kg·min),因此循环阻断安全时限为3~4分钟。在0.3MPa氧下,储氧量可增至53mL/kg,循环阻断时间可增至12~17分钟。
(4)抑制厌氧菌生长:这是治疗气性坏疽等厌氧菌感染的基础。
(5)抗微生物作用:高压氧可以抑制某些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可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并可增强某些抗菌剂(如磺胺药、抗结核药等)的药效。
(6)高压氧对气泡的作用:高压氧可使血液和组织中的气泡压缩和溶解在体液中,再经呼吸排出,因此高压氧对减压病、气栓症疗效显著。
(7)增强放疗和化疗对肿瘤的疗效。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