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

艺术家估定事物的价值,全以它能否纳入和谐的整体为标准,往往处于一般人意料之外。他能看重一般人所看轻的,也能看轻一般人所看重的。在看重一件事物时,他知道执着;在看轻一件事物时,他也知道摆脱。艺术的能事不仅见于知所取,尤其见于知所舍。苏东坡论文,谓如水行山谷中,行于其所不得不行,止于其所不得不止。这就是取舍恰到好处,艺术化的人生也是如此。善于生活者对于世间的一切,也拿艺术的口胃去评判它,合于艺术口胃者毫毛可以变成泰山,不合于艺术口胃者泰山也可以变成毫毛。他不但能认真,而且能摆脱。在认真时见出他的严肃,在摆脱时见出他的豁达。孟敏堕甑,不顾而去,郭林宗见到以为奇怪。他说:“甑已碎,顾之何益?”哲学家斯宾诺莎宁愿靠磨镜过活,不愿当大学教授,怕妨碍他的自由。王徽之居山阴,有一天夜雪初霁,月色清朗,忽然想起他的朋友戴逵,便乘小舟到剡溪去访他,刚到门口便把船划回去。他说:“乘兴而来,兴尽而返。”这几件事彼此相差很远,却都可以见出艺术家的豁达。伟大的人生和伟大的艺术都要同时并有严肃与豁达之胜。晋代清流大半只知道豁达而不知道严肃,宋朝理学又大半只知道严肃而不知道豁达。陶渊明和杜子美庶几算得恰到好处。

(朱光潜《“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节选)

请回答:

(1)这段文字既谈到艺术,也谈到人生。结合文中画线的句子判断本文论述的中心是艺术还是人生?并概括本段文字的中心论点。

(2)文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文中有两处“恰到好处”,它们分别指什么?

【正确答案】

(1)本文论述的中心是人生。本段文字的中心论点:艺术与人生都要注意取舍恰到好处。

(2)举例论证(归纳论证)、对比论证。

(3)第一个“恰到好处”指的是取舍的度把握得恰到好处。第二个“恰到好处”是指同时具有“严肃与豁达之胜”。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