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需求分析方法及应用
需求分析是提炼、分析和仔细审查已经获取到的需求的过程。需求分析的目的是确保所有的项目干系人(利益相关者)都理解需求的含义并找出其中的错误、遗漏或其它不足的地方。需求分析的关键在于对问题域的研究与理解。为了便于理解问题域,现代软件工程所推荐的需求分析方法是对问题域进行抽象,将其分解为若干个基本元素,然后对元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常见的需求分析方法包括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面向问题域的分析方法、结构化分析方法等。而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需求分析的主要工作内容都基本相同。
问题:请围绕“需求分析方法及应用”论题,依次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 简要叙述你参与管理和开发的软件系统开发项目以及你在其中所承担的主要工作。
2. 概要论述需求分析工作过程所包含的主要工作内容。
3. 结合你具体参与管理和开发的实际项目,说明采用了何种需求分析方法,并举例详细描述具体的需求分析过程。
略
写作要点
1. 简要叙述所参与管理和开发的软件项目,并明确指出在其中承担的主要任务和开展的主要工作。
2. 需求分析的工作通常包括以下7个方面:
(1) 绘制系统上下文范围关系图。用于定义系统与系统外部实体间的界限和接口的简单模型,它可以为需求确定一个范围。
(2) 创建系统原型。通过快速开发工具开发一个抛弃式原型,或者通过PowerPoint、Flash等演示工具制作一个演示原型,甚至是用纸和笔画出一些关键的界面接口示意图,将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所要解决的问题,更好地理解系统。
(3) 分析需求的可行性。对所有获得的需求进行成本、性能和技术实现方面的可行性研究,以及这些需求项是否与其他的需求项有冲突,是否有对外的依赖关系等。
(4) 确定需求的优先级。对于需求优先级的描述,可以采用满意度和不满意度指标进行说明。其中满意度表示当需求被实现时用户的满意程度,不满意度表示当需求未被实现时用户的不满意程度。
(5) 为需求建立模型。即建立分析模型,这些模型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图表加上少量的文字描述。根据采用的分析方法不同,采用的图也将不同。例如,OOA中的用例模型和领域模型,SA中的DFD和E-R图等。需求分析模型主要描述系统的数据、功能、用户界面和运行的外部行为,它是系统的一种逻辑表示技术,并不涉及软件的具体实现细节。需求分析模型可以帮助系统分析师理解系统,使需求分析任务更加容易实现。同时,它也是以后进行软件设计的基础,为软件设计提供了系统的表示视图。
(6) 创建数据字典。数据字典是对系统用到的所有数据项和结构进行定义,以确保开发人员使用了统一的数据定义。
(7) 使用质量功能展开(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QFD)方法,将产品特性、属性与对用户的重要性联系起来。
(只要包含上述5项工作内容即可)
3.考生需要结合自身具体参与管理和开发的实际项目,说明采用了哪一种需求分析方法(面向对象的分析、面向问题域的分析方法、结构化分析等),并基于对应的需求分析方法,针对一个或多个功能举例详细描述具体的需求分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