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27.欲考察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以及某一心理干预方法对学习倦怠的干预效果,某研究者以《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测验分数作为考察指标,将大学生分为高、中、低学习倦怠组,对高倦怠组进行一个月的心理干预,再用该量表进行测试。若要达到以下研究目的,请给出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
(1)检验大学生学习倦怠水平在性别、专业(文、理科和其他)等人口学变量上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
(2)检验不同年级大学生(一、二、三年级)在学习倦怠不同水平(高、中、低)的人数分布是否有显著差异;
(3)检验该心理干预方法对高倦怠组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水平的影响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正确答案】(1)量表得分是等距数据,性别、专业等人口学变量是分类变量,因此可使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来进行统计分析。
(2)年级和学习倦怠不同水平的人数都属于计数数据,因此可使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3)高倦怠组的前后测验属于等距变量,且是相关数据,因此可使用相关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答案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假设检验方法的理解与掌握。假设检验大体可分为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参数检验主要包括Z检验、t检验和F检验(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主要包括卡方检验、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相关样本的非参数检验等。作答此题,需要考生对每种检验方法适用的数据条件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和掌握。